石 英
诗友许向诚将不久前他出版的《许向诚诗选》赠我一册。我很高兴。因为我对他的诗并不陌生,二十年前在天津工作时还曾写过他的一篇诗评。这次读的是他的一本精选集,而且并不那么很厚。我觉得这种选法很好,选本当然是以精为宜,所谓厚重绝非是“厚”的同义语;相反,版本的“薄”更不等于“浮薄”和“轻薄”。倒是精短耐读,真正显其质重,我是赞赏的。
回溯起往昔我阅读许向诚诗的印象,他固然是立身于乡土植根于生活,但他好像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地描摹生活的表层(尽管从一个角度上说也有几分真实),而是重在提炼,重在揭示生活的本质,将诗的意象和意境提升至较高的美学层面。
应该说,他几乎是在学诗和为诗之初,即抓住了诗歌表现生活的特质。这是一种很好的悟性,而且不必讳言地说,向诚的确表现出为诗的天赋。这里仅举题为《诗人》的一首小诗解之,即不难见其个中真谛——
“世间/最苦最咸的水/是从眼睛里/流出的汗//我用执著的目光/在一张稿纸上/晒盐”。
在这里,不仅仅是写出了诗人劳作的特性,有别于一般的其他人,甚至也有别于其他品类的文学创作者:深挚的感情,至为鲜明的爱憎;没有那么多廉价的甜甜蜜蜜,最本质的人生感受往往是“最苦最咸的水”。流出的汗水最重要的不是体力的付出,而是敏于观察,精于感受,因此是“从眼睛里流出的”,而诗的精纯,高度的提炼,往往如同从茫茫海水晒出的精盐,比一般卤水浓度还高得多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文学创作里就叫做“诗”。
然而,提炼不等于概念,质重当然更不是空泛。一位有才气有经验的诗人最清楚:这一切永远是根源于生活,而且是根源于最富于特色最适宜进入诗歌、也是最精当的生活物象。从这点上说,不但不容许概念与粗疏,还要选取最具典型化的细节入诗。这与诗理的提炼不仅没有矛盾,而且恰恰是共融而相生,成为有骨头有肉有精髓有灵性的诗的形象。向诚的诗选中,不乏这方面的好例。作者以五小节的排比诗句,组合起对这通村碑的诗质的意象与感受。诗的意象层层迭进“一个村童”、“一个少年”、“一个壮年汉子”、“一个驼背老人”,以及“还有个什么人”,完全是典型细节形成的意象。那村童“听到石缝里有只蛐蛐儿/却无力挪动这岁月的沉重”;那驼背老人“猛地喷出一口苦味的烟雾/弥漫了碑文的全部内容”;那“还有个什么人/谁也没有看清/村碑像他远去的背影”。全诗的意象组合看起来具体而又“模糊”,品之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沧桑感。本来嘛,往昔的痕迹,从不同的道德文化标准加以评判,往往就是不那么确定的。
随着时光的推移,作者的阅历与思想认识的加深,向诚的诗作在对生活的开掘上无疑也更深刻,在经意和不经意间也多了几分哲思,引发人们品咂其味乃至破解其寓意,但又不是近年来出现的那种谁也看不懂、连作者自己也说不清的晦涩品种。而向诚的哲思则表现了应有的深度与进一步的成熟。
“上面的山有多高/下面的坑就有多深//里面睡着一个/睡不着的人。”(《秦始皇陵》)
短短四句,却极其精约地揭示了这个“千古一帝”的深邃层面。第一、二句既是已知的秦始皇陵的大致构建实况,也隐喻着陵墓主人生前无际的雄心。而后两句则是这位毕生寻求“长生不老”的暴君,仍在继续着他无法达到、死不瞑目的渴望。当然,除了“不死”而外,还有他永远也放不下的帝业。本诗作者的哲思是独特的,对人物的本质方面抓得是切当的。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则更是最精炼的语言艺术。我们平时谈诗,着眼点常常是它的意象和意境,这当然是对的。但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的表现力和承载力。语言的智慧和功力每每验证着诗人所能达到的高度与深度,应是没有多少疑义的。向诚同志在这方面也具有突出的优长。其例甚多,不胜枚举。譬如:
“无字碑/立起一块巨大的磨刀石//当作镇纸/压住万里江山的一角/总怕/被大风掀起。”(《无字碑》)
“煤山/一棵树的枝头/被坠弯了——//一个王朝/总是/一个王朝的果实//一个王朝/总被/一个王朝收获。”(《明末清初》)
仅以这两首诗而言,便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诸如:想象力、意象,乃至知识储量等等,但我在这里是侧重于语言功力和运用加以品评的,就是说再好的想象和比喻,没有得力的“运载工具”,也还是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其结果是难以完全如意的。无论是意象的构成还是意境的营造,没有足够的语言功力与运用语言的必要技巧,也必然会成色大减。向诚这两首诗在语序、语感以及词语的选用上,应该说是无懈可击的。崇祯皇帝的自缢隐在其后,但此虚胜于实,“果实”坠落了,而被另一个王朝“收获”。虽是平常的词语,选取与运用得精当,其容量就大得多了。
不仅如此,在传统诗歌的炼字、炼意方面,向诚也深得其中三昧;在对现代诗尤其是近年来诗艺表现手法的吸取上,他也绝不后人。总之,许向诚善于兼容并蓄,以为诗之所用。譬如,他在通感的运用上,从来不墨守成规。“我这开始荒凉的额顶/立刻会有一坡禾苗返青”。(《乳名》)“桃花水和杏花雨/酿造出一地鲜泥/被燕子衔去/被小脚丫沾去/到处都打上春的胎记”。(《春泥》)如此巧妙变换,灵活借用,便使诗句不平,大大增加了引人的魅力。
许向诚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进着;他的诗歌艺术,逐步攀上了一个较高的美学层次。这是十分可喜的。这一点,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就,也通过他的成功的实践证明了:诗歌并非像有的人断言的那样,好像是富有激情的年轻人的专属,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诗的灵感不可能再发出耀眼的璀璨。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我想,许向诚和其他的一些有出息的诗人,必将继续证明:诗的成熟完全可以与年轮同步,鬓角的白发并不妨碍诗艺焕发出令人刮目的光华。
只有衰落的诗人,而诗歌永远钟情于力攀新台阶的创造者。
2009年2月23日
本版题图:尚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