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4月29日电特约记者倪敏芝、段耀辉报道:“课目,传感器的架设与撤收。下面,我们分别进行震动传感器、震声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磁敏传感器的讲解示范……”4月22日上午,记者在南京军区某训练大队野外训练场上看到,现场组训的业务处长口令一落地,“合成示范班”便应声而出,规范的动作,令百余名受训的陆海两栖学兵耳目一新。
“5个专业示范班并为1个"合成班",是大队党委科学统筹训练的结果。”据大队领导介绍,作为担负全军侦察专业技术学兵培训任务的教学机构,大队设有专业基础、两栖侦察等5个专业示范班,5个班分别隶属于5个教研室,涵盖了承训专业的骨干学科,人员编配多、投入大与效益低、产出少矛盾突出。
今年初,在议训会上,大队党委“一班人”联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为,运用科学发展观这把“金钥匙”,破解军事训练难题,就要转变观念,通过科学组训,盘活教学资源,提升训练效益。为此,这个大队结合专业训练实际情况,大胆地将5个专业示范班合并成1个“合成示范班”。
“合成示范班”带来组训方式新变化。过去5个班需要几十人,现在合成1个班后仅需十几人,人员大幅减少,力量得以优化;5个示范班分别变成5个教学要素和单元,可同时进行全要素教学,组训方式更灵活;最大限度地实现一专多能、一兵多用,逼着官兵提高综合素质。如今,这个“合成示范班”人人掌握3种以上装备操作,个个做到本专业精通、跨专业多能、全系统掌握。
观念一变,全盘皆活。5个示范班并为1个“合成班”,教学效费比明显提高。仅第一季度就节约教学训练开支万余元,有多个训练课目在上级组织的考核评估中获得好名次,成绩比去年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