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至4月7日,中国第五批赴苏丹瓦乌维和工程兵大队奉联合国苏丹特派团(简称联苏团)命令,抽调75名官兵部署拉加,这是联合国维和部队首次在这个条件异常艰苦的地方部署兵力。
临危受命部署拉加 拉加是苏丹南部的一个边陲重镇,因长年战乱,民不聊声,再加上自然条件恶劣,道路不通,联合国救灾物资难以运达。
早在2007年,联苏团就决定在拉加部署兵力,建设永久基地。因从瓦乌到拉加要经过热带丛林的无人区和战乱留下的雷区,所以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路”。
部署兵力到拉加,首先要部署工兵。苏丹半年旱季,半年雨季。工兵部署只能选择在旱季,否则到了雨季道路泥泞不堪,重型工程机械根本无法运送。中国第五批赴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抵达瓦乌任务区后,联苏团把部署拉加的任务安排给了中国工兵。
刚刚部署到位的中国维和部队,一边对二战区UN城道路进行维护,对瓦乌UN机场进行扩建,一边组织骨干力量对通往拉加的道路展开了空中和陆路勘察。
“死亡之路”险象环生 部署兵力到拉加,最大的障碍莫过于道路,惟一可行的简易通道是从瓦乌经阿维尔至拉加,共计420公里。3月31日,工程兵大队16名官兵,在道路桥梁中队副中队长蒋磊的带领下通过空中输送率先进入拉加任务区,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冒着40℃的高温,利用3天时间,在一片丛林中平整场地2000多平方米,搭建板房6间。
4月1日凌晨6时,由副大队长刘其扣带领的16名陆路突击队员,携带平板车、推土机、装载机、拉水车等机械车辆,与世界扫雷组织官兵一起从瓦乌出发,他们边排雷,边用工程机械清理路障,填平道路。最难清除的算是路边高大的树木了,推土机推不动,摩托锯锯不动,维和官兵每推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人歇机械不停,轮班作业。晚上,他们在世界扫雷组织官兵的协助下,在雷区中扫出大约300平方米的安全区域,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艰难穿越原始丛林 阿维尔至拉加170公里的热带原始丛林,到处都有野生动物在活动。4月3日,白永大队长带领43名维和官兵,运载、驾驶23台装载机、吊车等大型机械车辆,在肯尼亚保护部队的护卫下从瓦乌出发。
中午时分,驾驶室外50℃,驾驶室里高达60℃,坐在里面如同“洗桑拿”。自卸车驾驶员王海峰等三名同志先后中暑,被强行抬出驾驶室休息。
车队在茫茫丛林中继续开进,一会儿起重臂被树干挂住了,一会儿底盘被树桩别住,一会儿车轮又陷入了深坑……3个多小时的艰难路程如同3天一样漫长。此时,汗水与灰尘掺和在一起,每名官兵们的脸上都像涂了一层油彩,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必胜的豪情。
“同志们,再有38公里,我们就抵达拉加了,大家要振奋精神,一鼓作气啊!”可是屋漏偏逢连阴天。突然一个闪电从原始丛林上空闪过,顿时电闪雷鸣,黄豆般的雨点倾泻而下,车队在泥泞的道路上慢慢挪动。危急之下,白大队长果断决定,将平板车和挖掘机留下,安排4名肯尼亚保护部队官兵看守,车队继续开进。
4月5日午夜零时35分,大雨终于停了。车载电台突然响起断断续续的声音:“D01,D01,听到请回答。D03呼叫。”官兵们听到了电台的呼叫声几乎欢呼起来,白大队长十分镇定地拿起对讲机:“D01听到,请讲。”“D01,D01,我们在距拉加20公里处迎接你们。”
凌晨2点10分,中国维和部队两支分队终于会合;凌晨3点30分,全体官兵安全抵达拉加任务区。而最后这38公里的路程,他们整整走了6个小时。
4月5日下午6点,在嘹亮的国歌声中,联合国旗和五星红旗在拉加上空冉冉升起,中国维和部队胜利完成部署拉加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