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我寻着春天的脚步,踏上西去的列车,去寻访一位老共产党员的足迹。
迎着西部早春的风沙,我与朋友跋涉在山西太原远郊的群峰山脉中,穿越古城小镇遗址,踏着历史的回音,去寻找我多年前曾采访并报道过的一位老人——那位如今已85岁高龄的老人袁克良,从50岁时就住进慕云山,以崖边挖窑洞栖身,冬天化雪水止渴,夜晚怀抱镰刀入睡防野狼,在黑夜点油灯取亮……一切都为的是一个曾发过的誓言:倾其后半生的全部心力,要把这座石头满坡的荒山种满绿树、植满绿荫。
几十年来,他种上的绿树有12万余株,有松、槐、榆、梨、桃、杏、枣、核桃、苹果、山楂树等,绿荫红果遍布漫山遍野……
我们在如今已是绿荫满坡的山脊上找到了这位老人,发现尽管风霜沧桑了他的容颜,但他依然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活着种树,死后看山。”昔日的荒山早已披上了绿装,漫步在山林间,早春的阳光下莺飞草长,落英缤纷,一片生机盎然。人们常说,只要心诚,石头也会开出花来。老人就是用35年的诚心,修蓄水池,发明“月下植树法”、“秋季植树法”、“嫁接法”、“自培育苗法”……打破常规,因地制宜,用他独到的经验,真的使石头山上长出了茂密的树,开出缤纷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看着郁郁葱葱的树苗,老人爱怜的目光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心头的喜悦之花一直绽放在他那被日光浸染成泥土色的褶皱里。
花开过后,果实因没有山路运不下去,眼睁睁地看着满山坡熟透的果子垂落在地,又悄无声息地慢慢腐烂在地里,老汉痛在心里!
“劈山崖、凿山路”,老汉带上儿子、女儿和孙女,手头仅有的工具只三样——铁锹、镐头、平车,真的把古时愚公移山的故事演绎在他们祖孙三代的身上。
挥锹抡镐,肩扛手拉,老人的双手在飞溅四射的石子中千锤百炼着,一滴滴淌下的鲜血滴入了山坡上的黄土。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被一点点拓宽,硬是修出一条可走十轮大卡车的山路,老人的笑脸再一次绽放了……这里现已成为当地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人也成为“特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并被有关部门荣记“一等功”。也不断有新团员,新党员来这里宣誓,在这里迈上人生新阶梯。
站在这似曾相识的山坡,迎着山间吹来这早春的风沙,再次与这位85岁高龄、55年党龄、35年种树龄的老人面对的时候,我突然心萌一念,涌出口边:“我们每人也在这里种一棵树吧。”说罢我征询地望了一眼身边同来的朋友。
“好,这对我们人生都会有一个特殊的意义,是一个最好的纪念。”朋友即刻会意地应答说。
老人听到我们的提议,欣然转身到身旁的窑洞里,取出两株山楂树苗和一把铁锹,领我们到身后的山冈上,找到一小块开阔地,教我们怎样挖土坑儿,怎样埋树苗、浇水……两株纤细的山楂树苗,就这样植入这座大山的褶缝里了。这里也渗透进我们的一份劳作,一份心愿,我们的树会长出神奇的根须来吗?
刹那间,我想起那首好听的歌《山楂树》,曲调动人的旋律中,让我悉心体悟:“哦,那茂密的山楂树白花开满枝头……”我们用心种在山冈上这两株山楂树,希望它们在不远的将来,植根于大山的怀抱、植根于大山的深处,长出绿芽、开满白花,结出红色果实,来印证我们心中的一派盛景,印证老人一束“宏愿”,让绿色装点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