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记者王全宝发自包头
为遏制稀土企业盲目生产,保护稀土资源,我国稀土行业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制定指令性生产计划,对稀土矿产品和稀土冶炼分离产品进行总量控制。
4月8日,从在包头召开的全国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会议上传来的消息称,即将出台的2009年全国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延续下行,将在上一年基础上继续削减全国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的计划产量。
出口量大增也加剧了我国稀土资源流失。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5年我国产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1.9万吨,同比增长21%,已占世界总产量的96%以上。
因此,在缩减稀土过度开发生产的同时,实际上,稀土出口一年前就开始了急刹车。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等出台了减少出口配额、加收出口关税等一系列政策,限制或减少稀土出口量。
在2008年12月商务部公布的《2009年稀土出口企业名单》上,入册企业仅20家,比2007年减少19家。而此前,中国稀土出口企业有200家之多。
此前,针对稀土出口存在的大量问题,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大量的建议。
2008年9月,《南方周末》发表北京大学博士青岩的长篇文章《中国应立即禁止稀土出口》指出,中国的稀土开发依然还停留在低水平。从长远来看,最有效而且最容易实行的方式,莫过于立刻禁止稀土出口,只维持国内生产以及研发所需的产出规模。
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对于如何保护稀土资源,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向早报记者表示,严格实行定点定额出口的稀土政策,防止稀土资源用于战争目的。争取在3年内,使稀土出口量由目前的10万吨左右,减少到2万到3万吨左右,以维持稀土金属的高利润和可持续发展,确保中国长期把握稀土定价权。
对于稀土产业基本上还停留在低水平、卖资源水平的说法。国家发改委稀土科技专家组成员卢忠孝向早报记者表示,目前削减全国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的计划产量以及减少出口配额、加收出口关税、限制或减少稀土出口量,也许是“保卫”稀土的权宜之计。
“长远的目标是加强稀土等战略资源的管理,尽快完善稀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制度。”卢忠孝说。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