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青年创业最缺的是什么?启动资金。最难的是什么?信用评审。说到底就是钱从哪里来,风险谁承担。这两个问题,导致传统的金融手段难以扶持零起点的青年创业。”五四青年节前夕,团辽宁营口市委书记李秀斌说,这一瓶颈在营口已经被突破,广大青年有望迎来创业的春天。
他透露,在被誉为“企业家苗圃”、“青年创业孵化器”的营口中小企业创业园里,团市委运用组织手段与各相关部门、金融机构联手“双推”、“双评”,用共青团的品牌和信誉给优秀的青年创业者“增信”,以社会评价体系解决创业贷款“入门证”。银行对有可行性的项目发放贷款统一放在园区财务中心,既节省了创业者的财务成本,也利于风险监控。同时,团组织与园区共同对入园的青年创业者提供跟踪服务,通过创建创业者诚信俱乐部、配备创业导师等手段增强创业者信用和创业能力。李秀斌说,营口作为辽宁省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的首批试点城市,团市委正和有关部门一起编制青年创业贷款路线图,为支持青年创业提供一个可复制的模式。
“营口的这个模式抓住了创业贷款的要害,承载了普通银行无法做、不愿做的事情,是对银行传统信贷体制的一种颠覆。”辽宁金融界一名资深人士分析,按现有的金融模式,银行信贷是安全性和趋利性的产物,即使是小额贷款,也要在信用评审基础上再进行项目评审,一般还要有担保、抵押。而大多数青年创业者没有银行信用记录、等级,项目刚起步,也缺乏相应的抵押、担保,要取得创业贷款根本没有多少希望。
“明摆着有风险,成本也不少,谁愿意去冒险?这也是许多地方创业小额贷款发放难的症结所在。”他认为,从营口的实践来看,有公益性色彩的创业贷款在市级可控的区域内可以走出“死胡同”,达到多赢的局面。有团组织这样有成长性、权威性的机构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信誉上的保证和创业能力上的扶持,银行也愿意从培养潜在优质客户的角度来支持青年创业。
“银行与团组织、青年创业者应该成为战略伙伴关系,优势互补,共同促进。银行的美誉度、创业者的信誉度、团组织的凝聚力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体现。”营口市市长高军说,在青年创业贷款问题上,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要在控制风险中做好风险准备,处理好短期投资与长期回报、短期风险与长期收益的关系。
“要从战略高度关注、扶持青年创业,应该在人才、资金等方面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敢于突破管理上的误区和狭隘的思维方式。”营口市委书记赵化明一直强调,“全社会应该对有创业意愿的群众,特别是有知识、有技能的广大青年,提供诚恳、周到、全方位的服务,让他们的创业激情得到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培育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创业氛围。”
记者了解到,正在打造“创业之都”的营口市,整合政策、市场、金融和人力等资源,已经搭建起营口银行青年创业资金和企业家苗圃工程助力贷款、担保基金、大中专学生创业专项基金、农村“十星级文明户”道德信贷金卡工程等系列金融平台,畅通了创业资金渠道。政府在提供了300万元引导基金后,又设立了“营口青年创业基金贴息资金”。营口银行也设立了5000万元的创业贷款额度,服务青年创业。
“辽宁老工业基地作为青年创业的一方热土,各地都在探索如何为青年提供更多的服务。营口市政府用金融平台担当了青年的创业成本,团市委用组织体系为创业者提供了信誉保证。在青年创业文化、创业环境的形成上,为全团趟出了一条新路。”团辽宁省委书记曹爱华坚信,如果“营口模式”推广开来,青年创业将会有一个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