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只用了半年,他就完成了一次跨度不小的人生转折。
半年前,他还身着一身工装,在广东东莞太平镇的一家服装工厂当流水线主管,半年后,还是在太平镇上,他已经换上笔挺的西装,系起别着保险公司logo的领花,在镇上的大街上摆起地摊,试着说服那些进出超市的顾客顺便买一份寿险保单。
转折始于2008年岁末,那天一早,老板告知由于美国订单剧减,总部设在香港的公司决定关闭这家服装厂,小张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被抛入制造业的失业洪流之中。
已在太平镇打拼3年的张不甘心回湖北老家去种地,他走进人力市场,费力地挤过人墙,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简历投向绿色遮阳伞下一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招募柜台。他无从选择,因为保险公司的柜台是人力市场内所剩无几的招工档口之一。
直到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人接过简历,小张才第一次打量起这种保险经纪人的职业装的式样——大学毕业4年来一直在成衣行业搏杀的他,制衣无数,却从未留意过“卖保险的”人穿的是什么。
对保险业毫无概念的张就此被录用,摇身一变而成为寿险公司的代理人。
如同一个陌生的职业突然改写了人生,金融海啸使工厂和保险公司这两股原本毫不搭界的力量发生了神奇的交汇——它们居然使用起了同一群员工。借出口制造业大举裁员的机会,寿险巨头掀起近年来最猛烈的人力扩张浪潮,无数的珠三角流水线工人脱下工装换上了保险推销员的黑西装。
广东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末广东(不含深圳,下同)寿险业代理人人数达到142209人,较上年末增加36631人,增长34.70%,成为保险业有史以来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一年。这当中,有将近50%的新增人员是在出口制造业最为脆弱的2008年第四季度招募的。
保险业的大扩军有助于缓解外贸工厂大量倒闭带来的就业压力。而这是否意味着学者们梦寐以求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分流的就业结构调整,则还有待观察。
脱下工装换西装
2009年春节后,在粤东的五华县城家中过完节的小李,迟迟没有去买返回深圳宝安那家玩具工厂的车票,尽管她在那家厂已服务2年,并做到了车间主任。
节前返乡时,玩具厂的日本老板那满脸的失意告诉她,节后再来时,工厂很可能已经不存在了,而在宝安再求职的机会也不容乐观。
正在左右彷徨之时,在梅州某保险公司当分处经理的姐姐邀请她过去参加一个“创业说明会”,踌躇再三后,小李应允了。
这一去,她也成了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这个“创业说明会”,实际上便是保险公司的人力招聘会。一般而言,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是寿险行业的业务间歇期,在当年的任务计划完成大半后,工作重点便转向了个险人力的招募与培训。
就这样,保险业的扩军周期和制造业的裁员减薪潮撞个正着。中国人寿(601628.SH)广东省分公司在短短三个月内便将8745人纳入麾下。
而据中国人寿广东省分公司个险部总助练芳透露,2009年公司的人力目标是51000人,即新增约7000人。
“这一目标是在预计了当前金融危机下广东就业市场的形势后制订出来的。”练芳表示,位于珠三角的东莞、珠海、中山等地的分公司专门举办了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失业再就业的职业推介会,而位于粤东、粤西的梅州、揭阳、湛江、韶关等地分公司则对应失业返乡人员大力推介保险销售工作,提供就业机会。
被扩招进来的,往往是制造业中的中坚力量,比如有较高学历的中层主管。中国人寿广东省分公司的统计显示,其2008年下半年以来增员的人力中,35%以上为大专及以上学历。
人脉资源也是优先考虑的因素。“我知道公司是看中我在东莞太平镇生活了3年,地面上熟人多。”小张说。现在,他正利用自己在当地服装业内积累的关系网推销寿险。
在寿险公司眼里,小李的情况可能更为理想。她的家属于五华当地一个庞大的家族,这被视为一个现成的营销网络。
每个人花掉3200元
“要是赶在几年前,想吸引一些人来做保险代理人可没这么容易。”在保险业内已滚打了28年的中国人寿广东省分公司总经理郑冬不胜唏嘘。
在郑的记忆中,寿险代理人制度约在1993年前后由友邦引入中国,中国人寿、中国平安(601318.SH)等本土寿险公司纷纷效仿。那时,由于产品定价利率高,销售容易,获得高额佣金的机会大,寿险代理人一度成为热门行业。
后来,在1999年那波降息周期中,寿险公司不得不大幅下调产品定价利率,这使得寿险的销售难度陡增,代理人收入减少,相比于其时珠三角朝气蓬勃的出口制造业,保险推销员行当无论在收入还是发展机会方面都丧失了吸引力。
“于是,发展营销人员难,成为了后来者进入广东保险市场的最大门槛。”中美大都会人寿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张简志汉说。为此,总部设于广州的中英人寿在2007年夏季就地解散了代理人团队,其后的海康、瑞泰等保险公司干脆放弃了代理人这一传统营销渠道。
世易时移,如今,珠三角第二产业部门强劲的裁员减薪潮使市场天平逆转。原本聚集在流水线上的劳动力被转移到了寿险公司的大门前。
与制造业眼下留人乏力的境况相对,此番人力分流中,寿险巨头们纷纷给新人们提供了诱人的财务馅饼。
“新人自签约起一年内可享受公司专项的新人奖励。”中国人寿广东省分公司总经理助理詹忠介绍说,其中珠三角地区新人奖励最高额度达15000元,非珠三角地区为12000元。新人入职前6个月,只要每月达到一定的销售业绩,就能获得每个月的创业津贴。
詹忠称,2008年公司大扩军的背后是达到5100万元的新人创业补助。其中人力增长最快的第四季度,人寿在广东各地市公司向加盟者投入的人力费用为人均3200元。
到五一节时,小张和小李已经在各自加盟的团队中完成了分别5个月和3个月的培训与见习。“这期间拿到了公司的创业津贴,虽然比以前工厂发的薪水要少,但相比那些工作仍无着落的旧同事,已经挺满足了。”小张说。
服务业的“就业蓄水池”
寿险巨头收编制造业失业大军的胃口正越来越大。
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的郑冬在年初的一份提案中提出,一些发达国家中保险业从业人员约占总人口的1%,而这个数字目前在广东省只有0.2%,如果广东的保险业发展在10年内能达到这一水平,则平均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万个。
问题是,这种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人力分流,是最终成为中国就业结构调整和人力价值提升的一个成果,还是只是伴随经济周期的一次短暂的摆动?
事实上,已经有相当数量被扩招进来的人最终成为保险业的匆匆过客。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广东寿险市场新增人力的6个月和13个月留存率分别只有60%和35%。
自寿险代理人制度引入中国以来,大进大出的粗放模式一直是行业通则。寿险代理人制度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明显的销售潜质才能被留存下来,而销售潜质只有通过实战才能检验。
即便是那些业绩卓著的代理人,最终仍有不少人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原因在于舶来的保险营销员制度在福利保障方面存在短板。保险代理人至今难以像在其他行业就职时那样,享受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体系的福荫。
“就这个问题,我们现在针对营销员队伍开发了团体养老年金保险。”詹忠介绍说,在中国人寿,凡年资一年以上,职级为业务主任的营销员均可根据个人自愿投保团体养老年金险。每一参保的营销员个人账户有权参与公司分红保险业务的红利分配。
另一方面,在那些一不小心进入这个行业的代理人当中,已经有一些人希望永久地留下。“我已经喜欢上了寿险公司的培训计划。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寿险业培训,与我过去从事的服装行业不可同日而语。”小张说。
现在,小张正一边拓展业务,一边接受公司为签约新人安排的长达9个月的系统训练。这种训练通过新人观摩、演练、专家指导、实务操作等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新人提升专业素质,提高产能,从而更好地在行业中留存。
“我不愿意做这个行业的匆匆过客,会努力留下来。”小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