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宁5月10日电 (记者陈沸宇)目前,由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开展的青海湖数字化监控系统科研保护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计划设置的25个电子眼监测点,目前已完成9个点的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预计5月20日前全部安装完毕投入运行。
届时,青海湖景区将全面实现对夏候鸟集中繁殖地的远程视频监控,极大地降低人类对鸟类生活的干扰影响。
据介绍,25个电子眼主要分布在蛋岛、鸬鹚岛、海心山、三块石、布哈河三角洲、青海湖鸟类救护中心、蛋岛观鸟室等区域。这些电子眼辐射面积在30—60公里间,将进行通过24小时全天候或定时监控,然后通过微波传输,将斑头雁、棕头鸥、鸬鹚、鱼鸥等青海湖野生鸟类栖息的生活情况,同步发送到景区监控中心及中科院信心平台,同时还将发送到中国数字科技馆公共信息网站。而科研部门和管理部门将通过记录、分析这些鸟类的有关数据,会进一步了解青海湖鸟类禽流感防护、生活习性等,届时青海湖鸟类生活的许多“秘密”将由此逐一揭晓。
位于海拔3200多米、青藏高原东麓的青海湖,面积达430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盐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青海湖及环湖地区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鸟类种类已由1989年的164种,增加到目前的191种,每年在此栖息鸟类的总体数量在15万只以上。青海湖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是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每年3到4月间,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会陆续到这里筑巢产蛋。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