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王君平)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最新完成的《中国大学生人群乙型肝炎防治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仅在30%左右。报告建议我国制订出台针对高校学生的乙肝防治策略,并对高校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予以支持。
这是记者今天从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举办的乙肝新闻报道研究班上获悉。
此项针对大学生的乙肝防治现状调查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简称肝基会)组织实施,历时半年,涉及全国59所高校的72.9万学生,调查地域覆盖东、中、西部14个省(区、直辖市),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乙肝流行病学情况、乙肝疾病情况及其影响、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校医院乙肝防治工作现状以及高校学生对乙肝及其疫苗接种的认识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06%,略高于近期卫生部公布的15-59岁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8.57%的平均水平。其中,南方高校高于北方高校,一般院校高于重点院校,江西、广东、湖北、福建等地的院校甚至达到13%乃至19%的高携带率。
调查结果还显示,尽管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途径,但是我国高校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仅为30%左右。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报告认为造成我国高校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不高的原因主要包括:2005年安徽甲肝疫苗接种事件的影响,导致部分学校在2005年后不再组织学生统一接种;学生对乙肝的危害认识不够、没有自觉接种意识;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接种乙肝疫苗是乱收费;部分学生虽然入学前接种过疫苗,但是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疫苗、是否完成全程接种;学校没有预防接种资质,不能够进行接种等。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乙肝防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大方面:第一,大学生对乙肝疾病的认知不足、有待提高;第二,大学生疫苗接种率不高,高校缺乏有组织的接种,学生自觉接种的意愿也不高;第三,高校乙肝疫苗接种的技术层次混乱,缺乏规范性指导或指南性文件。长期以来,新生儿童免疫规划一直是我国防治乙肝的工作重点。从今年开始,15岁以下人群的乙肝疫苗免费补种工作也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展开。此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因处于性活跃期,是乙肝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乙肝防控现状不容乐观。报告认为大学生应当成为今后我国乙肝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并指出我国急需制订针对大学生的乙肝防治策略,对大学乙肝防治工作进行科学的规范、指导,且政府也应对高校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予以进一步支持。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