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
每次来沈阳都很愉快
5月10日,北京满学会会长、著名学者阎崇年来沈主讲《康熙皇帝的历史评价》。沈阳的听众很快就被他博学儒雅的魅力所吸引。谈笑间,阎崇年思维敏捷、妙语连珠。若非他亲口介绍,很难相信,他已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
我不是明星不需要戴墨镜
央视《百家讲坛》炙手可热的主讲人阎崇年,被评选为2008年度文坛人物,上榜理由是极端事件中被掌掴的最受同情者。继去年的掌掴事件后,阎崇年的行踪颇受关注,但他却早已经忘记了此事,仍按自己原来的生活轨迹运行。
有人建议他戴墨镜,他却说:“我不是明星,不用戴,顶多上街有人认出我,握握手。”
说到友好,他对沈阳人尤为感慨。一次在沈阳打车,晚上10多点了,被的哥认出来,人家坚决不收钱,还说学生哪有收老师钱的道理。阎崇年坦言:“每次来沈阳,我都很愉快。”
我书中的错误不止8处
作为“学术明星”,阎崇年已经推出了“清朝十二帝”等多部作品。不过,最近不少网友给他的新书挑错,更直言“老爷子已经老了”。对此,阎崇年不急不恼,他正面回应说:“最近有人挑出我的“清朝十二帝”和《明亡清兴六十年》两本书中的8处错误。这里面有的已经改了,有的就是错了。其实,我书里的错80个都不止。有维护我的朋友们说,是编辑弄错了。这跟编辑没关系,全是我的错。”有一次讲兴城,阎崇年说到“在辽西海湾,离海12华里。”马上有观众来信指出兴城的位置是在“辽东湾西部”……阎崇年说:“这样的例子很多,对我的研究都是促进。”
阎崇年有两个习惯,一是在再版中不断修正文字;另一方面,对提出意见的读者,他全部赠书感谢;对留下电话的,都一一回复。
读书提升境界的一个捷径
读书是阎崇年每天必做的事情。他说:“人类之所以从蒙昧走向文明,文字的发明应该是功不可没的。由文字组成的浩瀚书海,成为人类积累经验,改造社会的良师益友。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读好书就是我们提高思想境界的一个捷径。”
说到对青少年阅读的建议,阎崇年说:“应读一点最基础的书。”为此,他归纳了三点:读名人的书,比如司马迁的书;读名篇,比如《史记》,读其中几篇就可以了;读名句,就是读名篇里的精华。本报记者蓝恩发
数字报点击排行 更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第A07版:文化综艺 · 阎崇年每次来沈阳都很愉快 · 《燃烧的生命》
央视八套今晚开播 · 德国话剧《莱昂瑟与莱娜》将在沈首演 · 本山等明星为灾区演出 · 吴佩慈与陆毅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
营销客服:电话:(024)2269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