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川五月十一日电
题:地震纪念品热卖北川简易商业街
中新社记者 周潇男 周丹钰
北川老县城遗址自十日局部开放以来,与城内的肃穆哀伤不同,一墙之隔的城外却如同集市,路边简易商铺林立,每天成千上万的祭奠者和游客让这里遍布商机。
居住任家坪板房的居民告诉记者,这条商业街出现已大半年,是地震后北川县城附近的村民自发搭建的。震后现场清理结束后,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参观和拜祭。游人会向当地人买一些纪念品和当地的土特产,首先是一些从前做过生意的人及时抓住了商机,摆卖一些反映“五·一二”地震的相片、影碟及当地的豆腐干等。地震后这一年,北川人在废墟上重新站起,他们意外地发现,地震纪念品成了紧俏货。
记者十一日在这条有着上百个简易商铺流动摊上看到,售卖商品包括羌族服饰、手提包、藏饰、鲜花,还有以四川味为主的特色佳肴,还有一种独特纪念品也在出售之列,地震废墟、救援现场的图片,还有与地震相关的各种光盘、纪念册,每样物品的一角上都刻着“汶川地震纪念”这几个字。出售这些纪念品的人,几乎都是从废墟里爬出来的附近村镇居民和居住在板房区的灾区民众。
一位制作批发地震纪念品的商户说,他每天可以批发出三百多张照片、百余套光碟。像他这样的商户,北川有五六个。
从事地震纪念品零售的范玉财说,地震时家里房子倒了,一个儿子也走了,自己是个农民,今年五十六岁,人老了,出去打工没人要,只能做些小生意。记者采访时,不断有外地游客到他的摊位前,好奇地询问地震时的情况。“总是问我家里怎么样了、死了多少人,时间一长我也很烦,但没办法,生意还是要做。”范玉财颇为无奈。
范玉财淡定地说:“伤痛是无法忘却的,但老挂在心里也没有用,这么多灾民不能总等着国家和政府来救助。心里老想着伤疼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人不能总活在过去,生活还得继续。”
邓家秀在地震之后失去了土地。家里原有的六亩旱地被地震撕裂了,眼前无法耕种,为了生存,丈夫就到山上去采挖厥菜,邓家秀负责在街市上以每斤三元人民币兜售,多的时候每天能挣上百元。邓家秀担忧的是,山上的厥菜很快就会被挖光,将面临失去经济来源。
邓家秀说自己目前还没想好以后怎么办,她知道,北川新县城建好后一定有办法,只要捱过这两年。
地震过后,原老北川人的生活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不仅生活方式在改变,思想观念也在改变。不管过去是贫是富,地震后大家都要重新开始。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