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保增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民生,应把保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在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更要高度关注民生,使人民群众在保增长中得到实惠。
年初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和谐、抓党建”三项重点工作,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积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使全市呈现出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县域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的好形势。
首季“开门红”,更加坚定了全市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为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基础。在确保“双过半”目标实现过程中,切实保障民生,积极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经济发展遇到挑战的情况下,更要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多渠道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涉及教育、就业、就医、分配、社保、稳定等群众基本生活的民生问题,要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加以解决。因为这些问题,事事关乎百姓冷暖,件件连着党心民心。对每一项工作,都要尽最大努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
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扩内需保增长的有效途径。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保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当务之急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不仅要扩大投资,也要扩大消费。进一步改善民生,将明显促进消费的扩大,带动经济增长。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领导干部肩负重要责任,要勇于担当,不辱使命。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把资金真正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急需的地方。
保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如同架桥与过河,架桥是手段,过河才是目的;保发展是手段,改善民生才是目的。将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就要在保增长的同时保民生,让全体市民在保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
数字报点击排行 更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第A01版:要闻 · 央视等14点20分开始现场直播 · 全力制止疫情在我国传播 · 辽宁确认11名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者·查处侵绿毁绿案件97起 · 见证爱凝聚的力量 · 外地人在沈购新房子女就学可享市民待遇 · 沈阳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持续向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韩国驻沈总领事
辛亨根访问本报 · 陈超英任辽宁省副省长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
营销客服:电话:(024)2269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