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阿勒泰五月十二日电
题:新疆游牧民族生活正经历历史性嬗变
中新社记者 汪金生
二十六岁的哈萨克牧民别克·江今年起告别了传统的马背游牧生活,在新疆阿勒泰一处平坦的村落里,他盖起砖房,娶上媳妇,开始过上了定居新生活。
别克·江所居住的地方是阿勒泰布尔津县杜来提乡伊尔斯奇村,这是一个由当地政府规划和支持修建的标准化牧民定居点,约有一百户牧民在这里定居。
五月上旬,记者在这里看到,村落的道路已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路旁种植了整齐的树木,水渠沿着路两旁穿村而过。这个配套设施完备的定居点,让生活在这里的新农民不用为日常生活发愁。
别克·江原曾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十四万牧民中的一员,阿勒泰是中国著名的牧区,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上,牧民一千多年来一直沿袭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年年随着大雪进退,举家辗转各季草场,每年跋涉几百公里,生产力低下,生活艰辛而且缺乏基本的保障。
在别克·江的家中,记者发现,这里太阳能热水器、沼气、冰柜、彩电、洗衣机一应俱全,原先的牛羊群让别人帮忙放牧,也有一定的收入,生活幸福安康。不过,对于实现定居的牧民来说,变化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改进,定居同时解决了生病就医、子女上学等一系列困扰已久的历史性难题。
据阿勒泰地区行署副专员叶林介绍,为了让定居牧民有地可种,解决生产资料问题,当地政府还为每户牧民准备了五十亩耕地,定居房屋还拥有一个大院子,可以种些蔬菜瓜果,还有暖圈,可以饲养牛。今年,当地已争取到国家牧民定居项目资金八千万元人民币,计划完成三千二百户牧民标准化定居工程。
“原来我们以游牧为生,夏季就带着牛羊到山里去,住毡房,生了病也没有办法”,别克·江指着新房告诉记者,“这座房子,政府补贴了五万,自己只掏了三万元,今年得抓紧时间准备种地了,另外还要抽空把院子绿化一下”。
与别克·江不同,杜来提乡五十八岁的农民阿吾丁已是“老定居户”了,他一九八九年就放弃了传统的游牧生活,来到这里定居。现在他家拥有一百五十亩耕地,去年仅靠种地,净收入就达六万元。
“还是定居好,至少能保证按时吃饭了”,阿吾丁笑着说,“定居后,家人生了病有医生,孩子上学也有保障,真是天大的变化”。
新疆阿勒泰地区有六十余万人口,其中百分之五十为哈萨克族,当地政府已把牧民定居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叶林表示,随着牧区人口的增加,草场退化加速,牧民定居也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划,到二0二0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八成以上的牧民都将实现标准化定居。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