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对盲目投资再次警示
文/健君
4月份主要宏观运行数据没有改变继续下滑的局面:CPI同比下降1.5%、PPI同比下降6.6%,是6年来首次出现连续三个月“双负”增长;全国发电量同比下降3.5%,降幅环比扩大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7.3%,比上月低1个百分点;出口同比下降22.6%,幅环比加深5.5个百分点……这些关键数据强烈暗示,保增长的压力在继续增大。
这个时刻,最令人担忧的还不是经济运行继续下行的局面,而是各级政府和部门顶不住压力,动摇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决心,不遵循科学发展观,在投资上大干快上,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埋下更大的隐患。现在,之所以有些领导干部出现一种“火急火燎”的心态,关键原因仍是对经济危机认识不足。
面对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我国经济“率先复苏”的预测,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主管者一定要心里有数。不但要清醒认识和坚定自己的政策目标,而且要有做好最坏打算的准备和耐心。否则,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手脚慌乱、六神无主,做出与中央战略部署相左的事情。
纵观人类遇到的历次经济危机,危机从爆发到触底再到复苏的过程,绝大多数都持续了五年以上。亚洲金融危机,从爆发到复苏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持续了五年半。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公认远大于亚洲金融危机,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千万不能有轻敌思想或追求V型反弹的一厢情愿。
我们要明晰什么是长痛和短痛?什么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战术动作?显然,当前我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费短板待补、产业结构失衡、改革攻坚迟缓和社保不健全。只有利用危机的倒逼机制,坚定信心破解上述问题,才能以短痛换取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当前经济工作的根本目标。如果怕一时疼痛或为数字增长而盲目投资,有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决策层已经注意到了目前出现的不正常苗头。针对钢厂盲目恢复生产造成供需失衡,工信部近日下发《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坚决调整不良投资。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发挥科学技术在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惠民生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这些措施不但表明了中央“保增长”不忘“扩内需”和“调结构”的改革决心,也是对某些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再次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