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公布油价管理办法只是个开始
文/尚前名
一直让人捉摸不透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总算有了个说法。综观整个《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核心内容有二:
首先,明确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
其次,划分了3个价格区间,即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仔细看来,其实此次公布的成品油定价方法并无多少新意——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来确定价格是多年来的长期做法;刻意划分3个价格区间以防止因油价一味追高而带来过大负面影响的做法也和国家谨慎调整油价的一贯主张相符合。
回顾历次油价调整,我们会发现,无论升降都充满争议。而最遭苛责的,其实并不是价格调整的幅度,而是价格调整的依据。按照百姓的说法,“这是一笔谁也看不懂的糊涂账。”因此,按理来说,办法公布的目的就应当是让百姓做到“心中有数”,而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对于市场和业界最关心、真正需要披露的关键细节,如成品油价格如何“有控制地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汽油、柴油出厂价以哪些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确定,国内平均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又是一个什么大概的数字,办法中未有明确说明。
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屡屡出现的难题:公益性、垄断性行业,始终说不清“成本构成”,或者其说出来的成本构成不能服众,这个现象已经多次出现在公益性产品的“提价听证会”上了。
如此看来,想要让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并非一个办法就能解决的。要想真正打破这种欲言又止的尴尬局面,那些占有公共资源的企业,应该像打造透明政府一样,及时、准确地公开自己的信息。
发改委官员说,“今后油价调整将会越来越常态化,希望老百姓理解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办法的公布开了个好头,但也仅仅是个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