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本刊编辑部
国家,首先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像汶川地震之后那样,确立国家呵护生命的首责,将从特定意义上重构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汶川之后,每年的5月12日,都让中国人忆起废墟下的孩子、瓦砾中的哀痛,那是一个民族集体的伤痛。
一年来,为了补偿灾难,补偿每一个埋在废墟的逝者和家园破碎的生者,中国正以争分夺秒的灾后重建,以持续不竭的关怀与温暖,让坚强在苦难中崛起,希望在废墟上重生。
纪念“5·12”,不仅是为了反抗遗忘拒绝冷漠,更是为了感悟与思索,感悟我们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如何永远彼此关爱、不离不弃,思索如何从灾难获得启示,以激励、鞭策一个民族前行。
“情伤一时,心存百代。”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反省之心,意味着,泪水与汗水,都需要通过思索才能赋予向上的力量,赋予超越当下的意义。
因而,对 “5·12”的纪念,需要仪式,但不只是仪式;需要回忆,但不只是回忆。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我们固然要永远铭记遇难的同胞,更要以历史的进步慰藉这片土地上所有的生者。这些生者,首先是永失亲人、伤残留痛、家园毁弃的灾区民众,但也是所有的中国人,因为我们都是灾难的承受者,都共同拥有祖国这个大“家”。
中国的进步,在一年前灾难发生的时候,就已经被激发。生命至上、以人为本、公开透明、大爱无疆、公民社会,所有所有这一切让中国人在灾难面前守望相助的文明社会关键“元素”,在天崩地裂的同时,也在共和国的土地和人心中生长。这是触发于灾难但超越灾难的力量,不仅直接支撑了抗震救灾,更应托起中国长久的进步。
所以,对汶川大地震最好的纪念,是在把灾区的房屋、校舍建得更加坚固,让灾区民众生活得更好的同时,把一年前在共和国土地和人心中生长的一切文明社会关键“元素”彻底发扬光大,不仅要建设一个更好的汶川、北川、映秀、汉旺,更要建设好一个更文明、进步、和谐的中国。
这样的纪念,意味着把“生命至上”进行到底。生命既宝贵又脆弱,国家,首先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像汶川地震之后那样,确立国家呵护生命的首责,将从特定意义上重构国家与公民的关系。虽然大地震这样的灾难并不常有,但小灾小难却频仍,对每一个关联其中的生命同样都是威胁。因而,国家在防灾减灾上须臾不可松懈。至于所有漠视生命的人为灾难,比如矿难、安全生产、问题食品,更在国家不可容忍之列。
这样的纪念,意味着把“以人为本”进行到底。伟大的抗震救灾,也是一部“以人为本”最有力量、最生动直观的教科书。“以人为本”体现在灾难救援中,也要体现在公共治理的方方面面。一场大灾难,如果巩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让“人”的旗帜在中国未来发展进程中永远高扬,对每一个亡灵,都是最好的怀念,对所有的生者,都是最好的安慰。
这样的纪念,意味着把“公开透明”进行到底。大地震发生之后,中国政府通过确保信息的公开和透明,通过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通过新闻的开放,凝聚了人心,激发了爱心,也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一个开放透明的国际形象。这些,支撑、帮助中国人民共同走过那些艰苦的日子,为抗震救灾加力,为中国形象加分。既如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珍爱公开透明,不守护公开透明。眼下,甲型流感疫情袭来,公开透明又再度发挥防控疫情的威力。公开透明,应成为任何时候不动摇、不折腾的原则。
这样的纪念,意味着把“大爱无疆”进行到底。灾难,更进一步教会了中国人什么叫爱,什么叫同情,什么叫善良。庇护婴儿的母亲,庇佑学生的老师,告诉我们爱的本能是多么的坚韧;那些舍身救援的人们,告诉我们爱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拒绝冷漠,爱的激发,要靠日常生活中平凡的悲悯和点滴之助。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温暖的社会。
这样的纪念,意味着把“公民社会”进行到底。2008年,被称为中国志愿精神的元年,就肇始于“5·12”。地震发生后,不仅中国政府的动员力、组织力让世界惊叹,以志愿者、捐助者为代表的中国民间力量也“井喷”。志愿者和慈善力量,自发承担起社会责任,分担了政府的压力,温暖了灾区民众。关怀与互助,让公民社会在废墟中成长。这一进程,对中国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不仅灾区重建,整个国家通往民主、文明、富强之路,都需要公民社会的生长与壮大。
情伤一时,心存百代。惟有继续“5·12”激发出来的进步,才能补偿大地震造成的劫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