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实
吴江在江南,准确地说,吴江在苏州。于我,吴江这个地方是和一个人联系着的,这个人就是费孝通先生。
费孝通生于吴江。吴江有7座大镇,费孝通就长在松陵。他在松陵镇上小学、中学,大学是在苏州的东吴大学,后来他去了北京,读燕京和清华,乃至再到英国求学。然而费孝通的出名,却不能不说到吴江的开弦弓村,即后来称作的“江村”。江村在今天的庙港镇,想当初,它更像太湖中的一个岛,交通只有靠船,由此可以想象当年的不便。
若不是七十多年前费孝通应姐姐之邀到那里养伤,有机会接触和了解那里的生活,写出《江村经济》一书,或许它永远都湮没不闻。正是费孝通的到来,以至此后一次次造访,江村和整个吴江便成了学人瞩目的地方。一个做学问的人和一个地方联系得如此紧密、影响深远,而且成为人们争相发掘的富矿,在当代学术界,费孝通和江村的这一现象,可谓绝无仅有。作为佳话,它早已为人所知,而对后世的启示,其重要意义已远远超越了故事本身。
正因为费孝通和家乡的这层关系,我曾先后8次到过吴江。
2003年,费孝通最后一次来吴江,是春天,他总爱在春天回家乡。有张照片,是遍地盛开的油菜花,柳丝微拂中,费孝通就站在耀眼的金黄里。又是2007年的春天,我再次来,此时费孝通先生已过世两年,我是陪着他老人家的骨灰返乡的,而这回,费老是魂归故里,照他老人家生前的话说:这次回家就不走了。
费孝通的骨灰就安放在吴江的松陵公园里,小山坡上有青松翠柏,安葬那天,父老乡亲们都来了,场面隆重而肃穆。乡亲们说费孝通是他们的亲人,他们为有这样的亲人感到骄傲。墓地上没有墓碑,只有一块浑圆的大石头,石头上镌刻着: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生命、劳动和乡土结合在一起,就不怕时间的冲洗了。这是费孝通喜欢的一句话,是他热爱家乡的写照。
对家乡的情感,费孝通有着不同常人的方式。他是从水乡的阡陌中走出去的,他对家乡的回报有着特殊的诠释。他了解生养他的土地,熟悉其间的一草一木,晓得人们的所思所想,尤其对乡亲们的温饱疾苦有着特别的关注。如果说上个世纪30年代,费孝通的江村调查还只着力于微观研究的话,那么此后,他虽仍剖析这只麻雀并给以不断解构,而视野,却早已跨越了原有的范围。他从始点的江村不断向外扩展,从乡村到小城镇再到大城市和整个区域经济……费孝通就是这么一步步调查研究,层层深入,每一次的推进都有着不同常人的发现,并且成果赫赫,都给他的社会学“费氏体系”拓宽了疆域,夯实了基础。同时,也为他的理论在社会实践中赢得了用武之地。
家乡的变化是有迹可寻的。如果写一部家乡的发展史,费孝通的文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对家乡的记述,可说是最有权威性的历史记录。我曾粗略作过统计,费孝通有关写家乡吴江的文章足有数十篇。老人家不写日记,他曾对人说,他的日记就是他的文章。他是走到哪写到哪,对吴江他也是走一趟写一篇。写家乡的变化,写家乡的人事,写对家乡未来的思考。他写家乡最后一篇文章是带有总结性的,是冥冥中的什么促使他要写,还是他预感到自己回家的机会已经不多?文章的题目是《家乡小城镇大发展的二十年》,结尾他这样说:我年纪大了,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大概是出于对家乡的偏爱吧,这二十多年来我年年要回家乡走走、看看,对这片我从小熟悉的土地上的变化,感受尤其深切……接着他说,家乡的发展在江苏不是最快和最好的,但还是想在家乡的小镇里多走走,多看看,和乡亲们一道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喜悦,同时把家乡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记录下来,作为一个例子,说明它在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做到什么程度,在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最后说:我想用这个记录为我对“小城镇,大问题”的调查画上一个句号。
也就在2003年年底,为给“小城镇,大问题”画上句号,费孝通抱病出席了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纪念《小城镇大问题》发表20年”座谈会。在会上,他只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而期望已久的演讲——对家乡20年大发展的总结,却只好由学生代为宣读了。看得出,老人家脸上的疲倦与无奈。
我是第一次去吴江就有幸到开弦弓村的。虽然读过不少有关它的文章,有了感性的认识,可听说能去久闻的“江村”,还是特别兴奋,有点朝圣的感觉。说到江村,费孝通总要讲到姐姐。对费达生,他充满了敬爱之情。七十多年前,姐姐从日本留学归来,一头便扎进开弦弓村,组织村民办起了缫丝生产合作社。这是当时江南地区第一批兴办起来的乡村企业。其目的很简单,就是推广优良蚕种,改进传统缫丝机械,把一家一户组织起来,参与丝织业的市场竞争,从而提高蚕农和缫丝工的收入,改善村民的生活。
而费孝通这时刚好从清华研究院毕业,在导师史禄国的安排下,正带着新婚妻子王同惠在广西大瑶山一边做着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的调查,一边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写着《桂行通讯》。谁想,就在他们深入金秀瑶族聚居的大山深处时,不测发生了。费孝通误陷虎阱,王同惠觅援途中失踪,当7天后瑶族乡亲找到她时,这对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已是天地永隔。结婚才108天,生活和事业才刚刚开始,对心中的憧憬,还未来得及描绘……这突然降临的灾难,可以想见让受伤的费孝通怎样悲痛。费孝通后来经常提起王同惠,讲到他们这段经历,他用文章,甚至用诗来记述这段情感,他说,他唯有用发奋和努力,来完成王同惠和他共同热爱的社会学专业,以此来纪念他们在一起短暂而美好的时光。
大瑶山之难,中断了费孝通难得的广西调查,抱憾是不用说了。然而换一个角度,这不幸事件从另一方面,却促成了他与江村的邂逅。这不期而遇,让费孝通从姐姐实业救国的实验中,深入了解和体察到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这段经历,坚定了他“志在富民”的想法,对费孝通后来的学术以至人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他的命运都与这次造访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不妨可以这样设想,倘若此前大瑶山之行一切顺利的话,关于江村的考察,或许就不会提到费孝通的日程上来;如果没有在江村的养伤小住,他的学术兴趣和关注或许还在另外的方面……以此推之,如果没有这些前因,那么,作为结果的那部享誉世界学界的《江村经济》,怕是永远都不会面世。可历史是不好假设的。不过从后来看,这一切又都是那么阴错阳差和机缘巧合。而这一切,却又是和一个人的生命联系着!
所以,每次到吴江,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缘分二字。费孝通与家乡的缘分,那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的。他是吴江的儿子,这不错。但哪个人不是家乡的乳汁养大的?而感情这东西,流淌在身体里的血脉、亲情,如果能融合进家乡的土地使之一生都撕扯不断,这或许才是最为人们珍视的儿子与母亲的关系。费孝通做到了这点。他是用他学者的方式做到的。他可以告慰先贤,也为后人树立了楷模。
我知道,我和吴江的缘分是费老给我带来的。能随他老人家一次次来吴江、到江村,那不是谁都能有的福分,而我却能够得以分享。这也是缘分。我更知道,再以后,由于工作的关系,自己不可能常去那里了,但我会记住此生的这段经历。还有,一位我尊敬的老人安睡在那里,我想,告别吴江只是暂时的。
我还会去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