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群要求三防部门防御暴雨内涝工作
本报讯(记者赖伟行通讯员卢绍琨、朱楠洁)昨日,广州市普降大雨,局部地区暴雨到大暴雨,9时50分,广州市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生效。据三防办介绍,降雨后市区内路面有少量积水,共接到水浸投诉12宗,在及时处置下,积水已及时排清,全市没有出现严重灾情,同时,这场降雨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增城、从化、白云等地区的旱情。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三防总指挥苏泽群对这次降雨高度重视,要求各级三防部门认真做好暴雨的防御工作,注意在建工程对排水设施的影响,及时组织清疏排水管网,保证排水顺畅,必要时必须采取强排措施,密切注意未来天气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防御工作,确保水库、堤围等水利设施安全。
昨日,广州市水务局刚刚公布了各水浸点及其责任人,就遇上大雨和水浸,责任人究竟该负何责呢?市水务局有关人士昨晚向记者解释表示,责任人主要承担在所负责水浸点出现险情时及时到达现场、组织抢险队伍和设备并且执行应急预案,而如果不能及时到达,市民就可以通过昨日公布的电话反映情况,更可以直接向市水务局热线(87555555)或在其网站上投诉。
本报讯(记者曾卫康、伍君仪、张顺美、廖靖文、罗桦琳通讯员越宣、海宣、云宣、埔宣)昨日上午,一场强降雨令全市两百多个水浸街黑点遭受“袭击”,也令各区公布的水浸点责任人受到考验。在黄色暴雨警报下,各区防洪排涝快速反应队伍迅速出动,装备排水泵、抽水管、铁镊子等“武器”,为当地老百姓排解水浸难题。
天河区:天河立交水浸宝马
水浸点责任人迎第一场考验
大暴雨使得天河立交底层路面全部成为泽国,水位最深处估计可达半米,造成天河路、广州大道、环市东路等方向形成一段车龙,后面的车辆只好绕道。有一辆本地牌照宝马轿车也许因为心急赶时间,强行驶过水浸处,当场死火。
据天河区建设和市政局工作人员许女士介绍,昨日接到的投诉有天河立交底下水浸,以及濂泉路火车桥底批发市场一带有的下水道井盖冒水,均已派出巡查员检查。“巡查员会打开下水道井盖,清理淤塞加快排水。”她说。
而另一名工作人员吴先生则告诉记者,天河立交属于市管道路,而濂泉路、车陂路两个地方地势偏低,下水道通向珠江,一到暴雨的时候,沙井容易冒水,目前处理办法不多,他们一般会派巡查员到场看守,除了打开井盖以外,还需要不断清理人们乱扔的垃圾,以免管道堵塞。“地势低的地方通过加宽下水道可以减轻一点,但是根本解决很难。”吴先生有些无奈。
越秀区:31个水浸点并未水浸
年内所有水浸街黑点全部改造
上午,大雨不停地下,位于广州老城区的越秀巡查队队员紧张地对每一个水浸街黑点进行巡查,31个水浸黑点有的位于城中村地区,有的是位于人流密集的火车站地区,也有的是白领上班高尚商务区……
“上午越秀区31个水浸街治理重点没有出现水浸街情况。”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和市政局副局长刘毅说,媒体公布的31个水浸街治理的重点,已经有东华南江湾桥脚北侧、寺右二马路等10个水浸街治理重点改造完成,其余21个将争取在年内全部改造完成,当地居民将不再受到水浸之苦。
海珠区:市民举报新水浸点
近两年整治20多处水浸点
海珠区是全市水浸点公布最多的区,昨日共收到5宗投诉,情况不算严重,而昔日水浸严重的滨江路、素社街并无出现水浸,而在巡查中也发现了一处新的水浸点。海珠区建设与市政局局长皮文军解释说,海珠区四面环水,地势北高南低,尤其是城中村,由于不断发展,排水网络与容积跟不上,导致水管淤塞,每逢暴雨天气或者台风季节,如昌岗中路与宝岗大道交界、南华西路周边、福场路、怡乐路等多处地段容易发生水浸现象。近两年通过整治,已经由原来的70个水浸点缩减到56个。
据海珠区市政设施维护管理中心副主任何祖建介绍,昨日海珠区降雨时段不算长,大部分路段退水较快。黄色暴雨警告发出后,便派出四个小组出外巡查,一共接到5宗市民举报,集中在康乐村,采取强排方式退水。
而在市民举报的广州大道南一处楼盘,是由于开发商未移交市政管理,井盖发现淤塞问题,对于新出现的问题今后会持续关注。
此外,该区今年共确定了滨江沿线、马涌沿线、琶洲会展周边等共31个“水浸街”区域,推进全区排水分区规划的制定,并逐步安排整治。目前56个水浸点中,8个项目已进场施工,二十多个项目正在招标,剩下的仍在进行专家评审阶段,确定整治方案后即开展招标工作。今年将完成50个水浸点改造。
白云区:昨只收到两宗投诉
4个快速响应小组随时候命
根据此前的天气预报和实际天气状况,昨日上午白云区就启动了水浸街应急抢险预案,分布在14条街道的4个行动小组随时候命,就近处理水浸情况。白云区水浸点整治责任人、区建设和市政局副局长许建平介绍,昨日全区没有发生大水浸,只收到了两宗水浸街的投诉,均位于棠景街,其中乐嘉路的水浸是由于道路施工造成的,另外一宗水浸是由于垃圾等杂物堵塞了排水管道。行动小组获悉情况后,马上到现场处理,经过疏通均在短时间内解除了水浸情况。
据了解,白云区由于地势较高,较少发生严重水浸,公布的38个水浸黑点大部分集中在城乡接合部,除了部分是因为地势低洼外,主要是由于过去郊区的排水管线不完善造成。其中位于广州大道北的同和中学门前路段和位于增槎路附近的西洲北是两个较严重的水浸点。
地势较低的同和中学路段由于上游没有排水管网,每逢大雨白云山上的雨水倾流如注,令该地段的排水管网不胜负荷。目前,白云区已在该地区进行水浸街改造,通过加大排水管等措施来改善。而西洲北的水浸,原因是该地段历史上并没有铺设排水管,只能通过地表排洪,抢险的措施是通过抽水泵进行及时抽水疏通。由于迅速响应及时疏通,昨日大暴雨下,两处水浸黑点都没有出现严重水浸。
黄埔区:投诉沙井盖被盗
12个水浸点已做明确分工
黄埔区昨天下午3时至4时期间有大雨,但是并未造成严重的水浸街现象。据专门接听水浸点整治服务电话的工作人员介绍,昨天仅接到3个投诉电话,主要反映沙井盖被盗及老社区排水不善的问题。“比如文船生活西区,由于地势低及排水管老旧,每逢下雨就会由于排水不善导致水浸街。”
水浸点整治责任人之一,黄埔区建设和市政局局长徐锐则表示,对于黄埔区内12个水浸点,已经做了明确的分工,目前正在做文船生活区的新的排水规划设计,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水浸问题。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