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憨口岸国门
位于磨憨口岸中老两国边界线上方的小(勐养)磨(憨)公路起点标志牌
通过开发民俗旅游,边陲傣寨日渐富裕。橄榄坝傣寨一户人家建起了新傣楼,主人邀请左邻右舍畅饮乔迁喜酒。八方游客也在傣寨“泼水节”中体验到欢乐与幸福。
磨憨口岸前的“东盟大道”街景
“老乡,你家的楼房好漂亮啊!”在距中老边境线不到一公里的磨憨镇北村,两栋三层小洋楼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同主人陆开强攀谈起来。
“10多年前建口岸时,我家的土地都被征用了,搬到了现在这个小山洼里。没地了,原以为日子会过不下去。但令我高兴的是,驻口岸的边防连队不但扶持我家发展生态农业,还指导我在口岸做小生意。如今,家里不仅种了果树和高产蔬菜,还饲养了十几头牛羊,每年做边贸生意收入十几万元,去年我和妹妹家都建起了小洋楼。
”谈起眼下的好日子,陆开强笑得合不拢嘴。
陆开强所说的这个边防连队,是驻扎在磨憨口岸的云南省军区边防某部四连。
磨憨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杨东明感慨地说:“四连为口岸的发展出了大力!”为了支持口岸经济建设大局,连队不仅将部分菜地、山林让出来供口岸统一规划使用,还主动做好开发区内边民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愉快地服从口岸开发建设需要,让地搬迁。为了帮助让地搬迁的边民尽快富起来,连队在完成正常训练、巡逻任务的同时,指导边民走出了“山上戴帽子”(种植用材林)、“山腰缠带子”(发展经济林果)、“山脚米袋子”(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立体开发经营发展思路,帮助群众种植用材林和果树百余亩,使北村发展成为生态农业示范村。与此同时,80%的村民在连队官兵的指导下依托口岸做起了商品批发、餐饮服务、货物运输等生意,经济收入快速增长。
记者在云南边防一线采访,不论是在老山脚下的天保口岸,还是在热带雨林深处的磨憨口岸,总能看到“战士在山上守卡子,商人在山下数票子”的场景,当年的战场、雷场如今已经成为红火的边贸互市市场。正如云南省军区政委郎友良所说,边防的巩固,国家的安危,从过去的地雷加铁丝网转变为在开边中富民、兴边中固边,从根本上稳定了边疆、巩固了国防。
天保口岸曾是雷障最密集之地,当年为了开辟边贸通道,扫雷官兵在此扫除地雷近万枚,为占地730亩的国际贸易口岸彻底扫清了雷障。不久,“云南天保——中国第二个沙头角”的巨幅广告牌就出现在昆明的闹市街头。边贸互市在边防一线展开后,省军区又发出“开展雷场绿色革命”的号召,组织官兵在所有因扫雷而植被遭到破坏的区域开辟茶园、橡胶园、荔枝园、柚木园等10余种经济林园,不仅让边民能安心做生意,还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边境地区。云南省军区司令员邱型柏说,边防的巩固,边贸的发展,与各民族的团结密切相关。边防部队首要的是维护好民族团结,促进边民和谐相处,否则,发展边贸和地方经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中老边界上有个勐伴寨,近10余年来,随着边贸的发展,昔日的小村变成了由多个少数民族、近2000人组成的大寨子,村民时常因土地和边贸利益矛盾发生一些纷争。某边防团七连官兵利用执勤训练之余,在村里办起了“科技夜校”,不仅给村民们传授致富知识,还给他们讲授民族团结共发展的道理。仅两年时间,全村65%的人家过上了小康生活,寨子里也形成了和睦和谐的风尚。记者在寨子里看到,带队巡逻的西双版纳军分区政委刘华荣见到傣族村民刀德玉,就像老朋友一样坐在灶台边促膝交谈,讲解着法律常识。刀德玉对记者说:“过去我脾气火爆,三句话不对头就与其他民族的村民抡拳头。是解放军帮我改掉了这个坏毛病,还教会我种茶叶,搞地膜苞谷、大棚蔬菜。村里人都说,现在我人变和善了,日子也过得好多了。”
本栏照片由本报记者李东航、姜兴华、特约记者孙启元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