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5月20日电(记者刘宏鹏) 新疆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所所长廖肇羽近日说,新疆南部干旱的气候条件,使得许多暴露在外的历史遗迹得以保存千年。但近年来这个地区周期性降水增多,使得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烽燧、佛寺处于加速毁损境地。
廖肇羽建议,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仿照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的做法,为南疆重要历史遗迹采集数字影像、建立电子档案,使之作为古迹的“电子标本”得以永久保存。
据悉,塔里木大学已于两年前启动为南疆历史古迹建立“电子标本”探索研究工作。
汉唐以来新疆南部的一些古城、烽燧,曾是“丝绸之路”上的军事要塞,也是汉族与西域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些历史遗迹,对后人了解汉唐以来的西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廖肇羽说,根据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市近10年的水文记录,以及当地人们的生活体验,塔里木河中上游降水增多是不争事实,而这一地区的和田、阿克苏、喀什等地,正是南疆历史遗迹最为集中之地。
雨水降落在古城等遗迹的夯土上面,水、泥结壳,而后又被风吹走,周而复始,就形成对遗迹的永久性损害。这种现象在苏巴什古城、伊循古城、唐王城等遗迹上,表现尤为突出。
此外,当地人口增加、各类旅游探险活动增多,也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形成了较大压力。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