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枪扫射战友 驻伊美军士兵被控谋杀 驻伊美军为何惨剧频发
本报记者 季江云
当地时间5月11日下午2时许,位于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的美军“自由营地”发生恶性枪击事件,一名44岁的士兵在一处心理诊所开枪扫射,致使3名战友和两名医护人员当场死亡,另有3人受重伤。
每年上百名驻伊士兵自杀
自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事结束以来,十几万美军士兵又在这个泥淖里支撑了6年多。在此期间,不断发生官兵自杀或杀伤战友等过激事件。2007年,驻伊美军至少有115名士兵自杀身亡,2006年为102人。按照军事心理学分析,这可能是“战斗应激反应”(简称CSR:combat stress reaction)作祟。作为一种精神症候群,CSR症状表现为:夸大的惊骇反应、记忆损害、睡眠障碍、噩梦、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理解执行命令困难等。
驻伊美军为什么会频发类似极端行为?《青年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著名心理学专家左月燃。左月燃教授分析说,首先,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早已结束,但美国最初开战的理由,如所谓萨达姆政权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支持恐怖组织等,都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对战争性质的质疑,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美军官兵的价值虚无感,导致他们参战的心理基础是空洞的,更难以承受战场环境的强烈刺激。
再者,与美国本土富足舒适的生活相比,伊拉克前线的条件要艰苦得多,路边炸弹、自杀袭击等层出不穷。目睹身边战友不断伤亡,某些心理脆弱的官兵出现CSR症状,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由于兵员短缺,军方不得不征召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到战区服役,他们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更容易发生精神崩溃而导致惨剧。
战争中精神创伤减员占两成
在战争中出现的各种应激性障碍,会严重损耗部队的战斗力。美国学者认为,在应用常规武器的现代战争中,精神创伤造成的减员在全部减员数量中占20%~25%。
据左月燃教授介绍,外军对战地心理疾病及相应治疗措施的认识,经历了逐步提高的过程。在日俄战争中,俄军首次派遣精神病专家到前方处理战斗应激损伤,并提出了“战争神经症”的概念。在一战中,英军将战场中发生的应激伤害称为“炮弹休克”(shell shock),形象地说明了枪、炮、地雷等武器形成的震波、高分贝噪声、燃烧等因素对官兵心理的影响。
在二战中,美军率先建立了战场应激控制系统,具体包括:①给基层作战部队配备经过训练的精神科医生,就地治疗患有战场应激症的士兵;②设立特殊的精神病医院,以处理无法当场解决的问题;③将剩余的患者移送至后方专门医院,由精神科专家给予进一步诊治。在越战至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基本建立和完善了临床精神健康和医学部门。
目前,在驻伊美军中进行的心理疏导方式主要有:随军牧师借助宗教来安抚官兵情绪,甚至专门为女兵派出女性牧师;专职心理指导师和精神科医生随队诊疗心理疾患;情报官或联络官向官兵传播“利好”消息以鼓舞士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