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儿子为什么突然如此高兴,但见一脸笑容,胡在品也被逗乐了。首席记者 符光周 摄 |
当了近33年的母亲,尽管每次打开那扇熟悉的家门,迎接她的总是儿子欢乐无忧的笑脸和含糊不清的叫唤,尽管这33年的时间里她独自承受了众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尽管自己付出了33年的艰辛,儿子的病情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但胡在品老人还是在坚持着,这位生活在昆明的平凡母亲,33年如一日地照顾着自己患有智残和癫痫的儿子,从来没想过放弃。胡在品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听长子朱竞非亲口叫自己一声“妈”。
一场大病后 儿子出现异常
“妈,我有事先出门了!”前日,在昆明市环城西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宿舍区的一间房子里,朱梓明向母亲胡在品道别。
母亲的手一离开,朱竞非的脸上就有些茫然失措的神情,左手在空中不住地颤抖,歪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母亲的身影,母亲长时间没有返回时,他终于发出了焦急的喊叫。听到朱竞非的叫声,胡在品匆匆和小儿子朱梓明道别后,赶紧坐回到他的身边,朱竞非这才安静了下来……
屋子里安静下来之后,胡在品讲述起了自己的过去。
1974年冬,胡在品和丈夫朱焰喜结良缘,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于1976年8月23日降临人间,但初为父母的喜悦仅仅维持了三个月。“那年特别冷,才十月底就大幅降温了。”在那期间,年仅三个月的朱竞非因感冒发烧被送进了医院,一住就是大半年,期间病情反复了几次,医生经过多项检查也一直未能确诊朱竞非的病因。次年出院回家后,朱竞非继续接受了两个多月的中药治疗,在高烧终于退去的时候,亲友们发现了孩子的异常情况,“这孩子好像傻了。”那段时间,胡在品经常听到别人这样谈论自己的孩子。
仔细观察后,她也发现了孩子异于常人的地方。“自从高烧后,他的双腿就像面条一样软,无法站立行走,连坐都坐不稳。”不仅如此,当时未满周岁的朱竞非常常浑身虚汗并有抽搐的症状,这给胡在品的心头抹上了一层阴影。“怎么可能呢?你们看他长得那么可爱,怎么会是个傻子?”面对亲友的担心,丈夫朱焰始终持怀疑态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报有侥幸心理的夫妇俩终于无奈地接受了儿子患有智残和癫痫的事实,因为当别家的孩子开始说话或是走路的时候,朱竞非却没有一点反应。直至今日,他仍然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
为了照顾孩子,胡在品已经记不清请过多少个保姆,但夫妇俩却始终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别人,在他们陆续退休后,便寸步不离地守在朱竞非身边。
屋漏偏逢连夜雨,厄运在2004年接踵而至,先是朱竞非因严重肺部感染和心肌梗死几乎送命,抢救回来后又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岁末年初之际,丈夫朱焰也因肝硬化撒手人寰。
坚持33年 从未想过放弃
丈夫去世后,作为家里唯一的女性,胡在品独自挑起了重担。邻居们都知道胡在品的情况,患有智残的长子一刻也离不开她的照顾,次子目前赋闲在家学习影视动画设计,全家大小开支都倚靠她一人微薄的经济收入支撑。
去年5月,在社区的帮助下,胡在品为朱竞非申请了低保,每月287元的低保金在她看来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最起码,可以抵消朱竞非的部分药费,而她自己约1200元的退休金在除去药费和日常支出外,也已经所剩无几。为了维持生计,胡在品想出了许多节约开支的办法。朱竞非治疗所需的中药可以照着药方到药材批发市场购买,家里的废纸和塑料瓶也能换回些许零钱。多年来,胡在品没有为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她尽量减少吃肉的次数,买菜也总是挑散市的时候,因为这时的菜最便宜……如此节衣缩食,只为了省出更多的钱为儿子买药。
最艰难的时候,胡在品将丈夫早年阅读过的书籍一一变卖换钱为儿子治病,唯一留下的是一把手工制作的小提琴。“我知道那把琴可以换很多钱,但还是想留作纪念,毕竟那是我丈夫生前最喜欢的物品。在他病重的时候,只要有精神就坚持拉琴,还称赞那把琴的音色很美……”提及往事,胡在品感慨万千,如今这把寄托着对丈夫思念的小提琴静静地放置在琴盒里,记录着过往。
“朱竞非这个名字是他爷爷取的,希望他将来可以赛过常人、非同一般,可没想到事与愿违……”在朱竞非成长的33年间,数不清有多少次,大家劝她放弃这个体弱多病的孩子,但她始终没有同意。“就是你们经常说的那句话,不抛弃不放弃。如果他最终因为医治无效离开,我不会有遗憾,因为他一定会明白,33年来他的妈妈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他。”对于朱竞非将来的情况,胡在品坦言已经作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那一天真的到来,肯定会非常难过”。
母亲的遗憾
为照顾儿子 没能参加高考
为了家庭,胡在品付出的太多,但听到别人用“伟大”来形容她时,却又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她以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感染着每一个认识她的人,她的家被收拾得干净整洁,没有一丝异味和凌乱。儿子朱竞非不用出门,但母亲每天都会给他精心打扮一番。
胡在品说自己从没有因为不幸的遭遇掉过眼泪,虽然也曾抱怨过上天不公,但一想到还有比自己更艰难的人,仍然会打起精神面对一切。许多旁人眼中的磨难波折,在她看来也不值一提,甚至可以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化解。她感激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更感激自己的身体还算硬朗,从没有给自己找过任何麻烦,让她能为儿子的康复尽最大的努力。
朱竞非对一切会发光发亮的东西都十分感兴趣,尤其对半导体爱不释手,尽管已经掰坏了五六个,胡在品还是乐此不疲地为他购买,主要是为了训练儿子对声音的反应;为了帮助常年坐轮椅肌肉萎缩的朱竞非站起来,身材瘦小的胡在品每天坚持抱起儿子庞大的身躯,在家中练习二十分钟的行走,尽管医生说那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
为家庭牺牲那么多,胡在品说自己并非没有遗憾。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同学们摩拳擦掌,她也跃跃欲试,为参加高考作好了一切准备。然而为了照顾儿子,最终她并没有踏进考场,放弃了学医的理想。“当初想学医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虽然没有如愿,但现在通过各种渠道也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甚至可以通过观察他的表情、动作和叫声判断出他哪里不舒服。我经常对儿子说,我就是他的家庭保健医生。”此时一直拨弄着半导体的朱竞非突然发出“嘿嘿”的笑声,胡在品也被逗得开怀大笑。
在为小儿子的婚姻、事业操心时,或是半夜为朱竞非清洗尿布时,胡在品总是坚定不移地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我就是想听儿子亲口叫我一声‘妈’,这样就已经满足了。”(本报记者 唐娜)生活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