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国5月11日提交的划界案宣称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等周围海域拥有权利,再次惹怒阿根廷。这一海域的归属曾引发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阿根廷战败。图为阿根廷人高举写着“我们会回来”的旗子,在南部一城市举行马岛战争纪念活动,强烈要求英国归还马岛。 |
| |
法国提交的划界案宣称要扩展其位于加拿大东海岸的法属圣皮埃尔及密克隆群岛的海底权益,该群岛是前法国殖民地中仅存的依然由法国统治的部分,但其位置距离加拿大纽芬兰海岸仅25公里(13海里),加拿大对法国的划界主张表示强烈不满。 |
争夺外大陆架:各国从暗斗到明争
近日,据联合国消息,到5月12日的最后期限为止,共有69个国家向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划界案或初步信息。
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挪威籍副主席哈拉德·布莱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将是世界地图的最后大修改。至此,世界各国对200至350海里外大陆架的争夺公开化。不过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委员会并非国际仲裁机构,该组织将尽量回避争议,纠纷还需各国协商解决,而最终审议完所有划界案将需要很长时间。
北极有可能开采出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大陆架划界问题关系到北极圈周边多国的重大利益。早在2007年,俄罗斯就曾在北极宣誓主权并引起多国的反应。2007年8月7日,俄罗斯知名北极专家、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奇林加罗夫在莫斯科展示插在北冰洋底的俄罗斯国旗的照片。奇林加罗夫率领的科考队曾乘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
名词解释
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于1997年6月开始工作。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是《公约》中唯一负责审议缔约国提交的数据的机构,也是唯一对大陆架管辖权作出决定的机构。
《公约》规定,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的信息应当由沿海国提交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委员会就划定大陆架外部界限向沿海国提出建议,沿海国在这些建议的基础上划定的大陆架界限具有确定性和约束力。该委员会由21名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来自地理、地质和海洋测绘等领域,由《公约》全体缔约国从各国推荐的专家中选出。
■69个国家提交
划界案和初步信息
5月13日在纽约举行的记者会上,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秘书处专家哈里哈兰·拉詹表示,截至5月12日的最后期限,各国单独或共同提交了50个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还有39项单独或共同提交的界限的初步信息。
据了解,海洋法缔约国会议2001年决定,在1999年5月13日之前批准公约的缔约国需在10年内提交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提交划界案时面临科技难题,缔约国会议2008年决定,缔约国可以在2009年5月12日的期限之前先提交初步信息,以后再进一步提交划界案。
对此,秘书处有关负责人多阿罗斯通过电子邮件向本报记者进一步解释说:“去年6月的委员会第18次缔约国会议上,孟加拉国、乌拉圭、阿曼等国提出存在划界技术难度,需要延迟提交划界案,这些情况委员会都表示支持,允许他们先提交初步信息。”
拉詹说:“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估计,拥有超过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的国家是65个,这并非一个正式数字。我做了一个大致计算,单独或共同提出划界案或初步信息的国家一共有69个。也就是说几乎可以提出划界案的国家都已经提出。”
■各国划界主张
存在着大量重叠
拉詹透露,在各国提交的划界案和初步信息中存在着重叠现象。包括俄罗斯提出的北极大陆架主张,此外还有英国和阿根廷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大陆架提出各自主张。
路透社称,远海海床此前一直被认为没有多少商业价值,但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川融化以及现代钻探技术的不断革新,让人看到了外大陆架蕴藏的巨大利益。
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提及英国和阿根廷围绕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的争端时称,这片南大西洋上1.2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已令英阿争斗数百年,甚至不惜爆发战争(1982年)。英国本月11日提交的划界案宣称对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群岛和南桑德威奇群岛周围海域拥有权利,再次点燃阿根廷怒火。
加拿大媒体称,法国提交的划界案宣称要扩展其位于加拿大东海岸的法属圣皮埃尔及密克隆群岛的海底权益,这必然侵害加拿大的大陆架权益。此外,同处孟加拉湾的孟加拉国、印度和缅甸对彼此的划界案也很不满。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俄罗斯委员尤里·卡兹明表示,北极有可能开采出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大陆架划界问题关系到俄罗斯未来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俄罗斯曾在2001年12月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递交申请,要求将北冰洋的罗蒙诺索夫海岭和门捷列夫隆起纳入俄罗斯的专属经济区,但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俄罗斯的申请,并要求俄罗斯补充更多证据。而俄罗斯于2005年和2007年两度展开声势浩大的北极科考活动,俄罗斯在北极宣誓主权还引起加拿大、丹麦等国的反应,纷纷赴北极宣誓主权。
据专家介绍,在提交的50份划界案和39份初步信息中,没有重叠争议的占绝对少数。
■中国专家:具有争议的划界案委员会不会审
就各国主张有重叠并产生争端的现象将如何解决,拉詹概括说要按照各缔约国签署的有关法律文件解决。
拉詹强调说,委员会目的并非是要确认各国主权。他说:“大陆架以外的海域是公海。各国对各自大陆架的资源拥有所有权,但这并不是国家主权的延伸,它仅仅以各沿海国的资源勘探和开发为目的。该委员会也不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大陆架划界争端,它不是一个司法机构,不像法庭和仲裁机构,它的工作仅仅是对各国提交的科学细节进行审议。主权争议问题需要有关国家协商解决。”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中国籍委员、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吕文正研究员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有些颇具争议的划界案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肯定不会审。但他说:“对于提案国来讲,不管有没有人反对,先把划界案提到委员会。哪怕委员会最终不审,它也达到了宣示权利的目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研究员也表示,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只负责审定沿海国提交的科学资料(即“划界案”)是否符合《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这个“划界案”和到国际法院打官司是两回事。
■审议完所有划界案可能要到2035年
当被问到委员会审议全部划界案需要多少时间时,拉詹说:“这取决于各国的划界案是否全部提出,我们还要看有多少划界案即将提出。”
两年前,该委员会主席曾表示审议完所有的划界案可能要到2035年。对此拉詹并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但他表示委员会在全力审议划界案:“委员会委员需要在所在国进行工作,此外他们每年还要参加两次在纽约的集体会议,会议时间相当长。”不过他透露,委员会的审议工作已经展开。今年8月,委员会将听取29个国家的口头报告,明年4月还将听取7个国家的报告。而后,委员会将分成若干小组对划界案逐一审议。
大连海事大学海洋法专家曲波对本报记者说,由于涉及争议太多,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完所有划界案很可能旷日持久。
拉詹承认,对于一些涉及敏感的划界案,委员会将与有关国家进行闭门会议,但这并不会避免当委员会总结性报告公布后,敏感问题仍然会被其他国家诟病。不过他再次强调,委员会不是国际仲裁机构,它不承担解决各国争端的责任。
■大陆架划界纠纷或由《公约》表述不明造成
“这次各国争的是200至350海里之间的外大陆架。其实正是1996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没有明确的地方。”曲波近日告诉本报记者说,由于《公约》提到了200至350海里外大陆架的概念,并规定其中的经济权利,因此各国都想拿到这方面的利益。但外大陆架的划界具体该如何做公约并没有明确,所以才产生了大陆架划界纠纷。由于外大陆架界限的确定在法律及技术上都极其复杂,对各种标准需要评判,所以成立了大陆架划界委员会来审议各国的主张。
曲波说:“200至350海里究竟有什么权利呢?其实它与专属经济区不同,它只包括海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不包括上覆水域的经济权利。比如说在该范围内捕鱼仍算作在公海,有关国家无权干涉。不过外大陆架海底资源被各国重视,因此当上升到国家利益后,各国会对外大陆架展开争夺。”
她说:“我认为最近发生的事情是《公约》负面效应的体现。不过《公约》是世界各国妥协的结果,各国需要主张200至350海里的权益,联合国也只有形成《公约》以及设立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来逐一审议。”
各国对于海底的争夺日趋公开,除了大陆架和外大陆架,只有国际海底没有被涉及。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中国籍委员吕文正说,大陆架和外大陆架都只是世界海底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的海底叫“国际海底”,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也就是说,它的资源属于全人类,不归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尽早明确各国外大陆架的界限,才能知道国家管辖的海底和属于全人类的国际海底之间如何划分,海洋资源的开发才能够有序进行。
相关链接
中国已提交初步信息
据外交部消息,5月11日,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及《公约》缔约国会议的有关决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关于确定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
发言人马朝旭说,中国政府已向联合国提交了有关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同时表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中方保留今后在其他海域提交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信息资料的权利。中国政府将继续根据一贯主张和立场维护海洋权益,同时坚持与海上邻国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通过和平谈判进行海洋划界。
数字解读
12海里:领海
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缔约国使用海洋的权利和责任进行了界定。《公约》规定沿海国家不超过12海里界限的海域为该国领海。
200海里以内:专属经济区
《公约》规定,200海里是沿海国家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家具有管辖权。
200海里以外至350海里以内:外大陆架
《公约》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是其陆地领土向海洋的全部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以外350海里范围以内的大陆架,俗称“外大陆架”。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划界案或初步信息即由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