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产业链为何斩不断?
奥数热背后是成年人的利益之争,仅北京奥数市场规模一年至少20亿
戳破奥数的泡沫并不难,为什么大家对这种猴子捞月式的游戏却痴迷了20年还执迷不悟?因为在奥数的背后是一场成年人的利益之争,教育机构靠办奥数班敛财,研究机构靠炮制奥数教材赚钱,他们利用当前的择校机制,一手扮演了裁判,一手扮演了运动员,把孩子和家长往奥数培训机构里驱赶。
本报讯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自从10多年前奥数热开始出现,如今奥数已经渗透进中小学的每个角落,进而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奥数教材、奥数培训班,林林总总。前不久,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对奥数现象痛下断言,“奥数之害远甚黄赌毒”,一时间,声讨奥数的声音不绝于耳。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每年举行一次,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专家命题,难度甚至超过大学入学考试。记者在北京、武汉、广州、南京等地调查发现,奥数班一直非常红火,有的孩子甚至在学前就开始报班了,有的孩子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竟同时报了几个奥数班。学生、家长追逐奥数、痴迷奥数,也让很多人嗅出了商机。背后潜藏着一个多大的市场?
奥数市场规模庞大
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所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这里的奥数班分春、秋、寒假、暑假四个学期,奥数老师也分了几个档次:1440元是专家班,上6周课,每次两个小时;1080元是名师班,共16个课时。其他学校也类似。
如果按照每期奥数班的学费1500元计算,一年春、秋、寒、暑四个学期中仅学习两期,那么一个学生学习奥数一年就需要花费3000元的培训费。据了解,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有120万左右的学生,如果有60%的学生参加奥数培训,仅仅北京市,奥数催生出来的市场规模就超过20亿元。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办一个奥数培训机构,一年少则有数百万元的收入,多则有数千万的收入。
除了办培训班,奥数出版物也是奥数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产业,一些大的培训机构甚至专门设有售书部。
奥数成了孩子们的噩梦?
奥数热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奥数产业链,在这个庞大的利益链条中,有积极办奥数班的中小学,还有重点中学的老师甚至重点大学的老师,以及社会上的奥数培训机构和相关出版机构等。而奥数热的主角—————孩子们在这里面又得到了什么呢?去年广州市对1000名少年儿童进行了一个梦想大调查,有的孩子的梦想竟然是永远不要再上奥数课。在奥数班火爆的今天,奥数却成了一些孩子的噩梦。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首先它会让大多数孩子产生挫折感,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大的伤害。”事实上,国内外专家公认,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
据统计,自1986年我国正式参加国际奥数竞赛以来,共有101名选手获得金牌,近年更连续6届获得团体冠军,但迄今为止这些金牌选手当中,没有一个人获得过授予青年数学家的菲尔兹奖。奥数热并没有为中国选拔出真正的数学人才。一项对全国奥数竞赛获奖学生的跟踪调查显示,虽然他们中很多人被保送到了大学的数学系,但毕业后大多数人从事的却是与数学无关的工作。
择校机制维系利益链
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还是要去学奥数?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升初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教育部门也三令五申,小升初实行就近入学,不进行择校,但目前很多地方的小学生入读重点中学,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通过考试择优录取,而奥数成绩则是重点中学最看重的一项指标。
戳破奥数的泡沫并不难,为什么大家对这种猴子捞月式的游戏却痴迷了20年还执迷不悟?因为在奥数的背后是一场成年人的利益之争,教育机构靠办奥数班敛财,研究机构靠炮制奥数教材赚钱,他们利用当前的择校机制,一手扮演了裁判,一手扮演了运动员,把孩子和家长往奥数培训机构里驱赶。20亿元的巨大市场,这也许才是奥数有禁不止背后的真正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