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搬到了首都北京,我们一家开始对老家南京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珍视,那些貌似零零碎碎的东西时常可以勾起儿时的回忆,甚至找到家乡的感觉。
恰巧我在南京政治学院读书,所以,家人只要有机会往返于南京,就会带这带那,虽然那些都是不起眼的食物、小物件。
这不,父亲又从南京“请”回了3盏花灯,一朵娇艳的“荷花”,一只憨态可掬的“玉兔”,一架形态生动的“飞机”。我们把这3样精致的小物件挂在了客厅的吊灯上,一来美观;二来也算是节日里对家乡的思念吧。对于扎花灯的过程,我也略知一二,先用那纤细的竹条构起形状,再包裹上各种染色彩纸,最后再略加修饰,一个精致的民间艺术品就诞生了。想象一下,成千上万只灯在元宵佳节里被点起,放逐于秦淮河上的场景,自然也就知道“十里彩灯映秦淮”这句话的由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别看这灯小,做起来却讲究。母亲说:“我小的时候,每到春节前夕,家里都要做花灯来卖,以贴补家用,忙前忙后,赶制花灯常常是通宵,做好一批就拿到夫子庙去卖,赚点钱难啊。”此一时彼一时,光阴荏苒,一晃30年过去了,花灯的“身价”也由原来的一毛几分涨到了几十元,原因很简单:这是纯手工。卖花灯贴补家用的人们,如今大多变成了买花灯的主顾。那些熬夜剪纸糊灯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那些拿着卖灯所得的大把硬币兴奋感已不再有了,那些手拿花灯穿梭于街巷之间的孩童也不见了。时代变了,身份变了,我们不得不承认日子越过越好了!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日子比蜜甜,一盏小小花灯却成了我们忆苦思甜的旧物,更成生活变迁的最好见证。
元宵佳节,南京政治学院的同学们告诉我:南京夫子庙的秦淮河,又有数千盏形态各异的花灯,燃起蜡烛,带着人们对新年的祝愿和期盼逐渐漂向了远方。这红红的烛火哟,映红了秦淮的水,也映在金陵人幸福的面庞上。虽南北相隔,但在这时,家人也在北京的家里用蜡烛点起了这3盏小小的花灯,伴着摇曳的烛光,好像又有了老家的感觉,我祝福:愿我的家乡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