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中美共治论”异变 G2论调被曲解做新中国威胁

  “中美共治论”变形记

  无论是“中美国”还是“G2”,都是“中国责任论”的延续和升级,“中美共治”只是西方媒体夸张酿造的“民间版本”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周鑫宇发自华盛顿 5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捷克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上对记者表示:“有人说,世界将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这是毫无根据的,也是错误的。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愿意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绝不谋求霸权。一两个国家或大国集团不可能解决全球的问题,多极化和多边主义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温家宝的话,是对近来世界舆论热烈炒作“G2”、“中美国”、“新两极”等话题的直接回应。而这些让大多数中国人丈二摸不着头脑的新名词,到底是怎么突然冒出来的呢?

  从“中美国”到“G2”

  “中美共治论”是地地道道的美国造。它本来是美国部分“知华派”学者近两年提出来的学术呼声,没想到经过大众媒体这个“扩音器”的放大,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狂风中激荡扩散,在很短的时间内竟然成为了全球舆论的新热点。曾经的学术概念在大众舆论的环境下,其意义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引发了意想不到的政治风波。

  “中美共治论”最早缘起于一个新造的词汇“Chimerica(中美国)”,这是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2007年3月4日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根据他的定义,“中美国”主要是指最大的消费国美国,与最大的储蓄国中国构成的利益共同体,以及这个利益共同体对全世界经济的影响。

  随后出现的名头更响的“G2(两国集团)”概念显然与“Chimerica”异曲同工。去年7月,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在美国著名的《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平等的伙伴关系的文章》,为美国“应对中国的经济挑战”提出解决之道:建立中美两国平等协商、领导全球经济事务议程的“G2”模式。

  事后来看,尽管“G2”这个新词后来让伯格斯滕名扬世界,但他的基本观点中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前提在后来风起云涌的大讨论中被忽视了。首先,美国建立“G2”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中国在WTO、汇率、贸易等问题上对美国利益的挑战,克服美国领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所面临的巨大困境。在伯格斯滕看来,而唯有以此“完全的权利、真正的共同领导地位”才足以“吸引中国”,“创造一种全球急需的有效领导”。第二,博格斯滕承认,“G2”模式主要限于经济领域,在其他领域“未必更有效”。

  政治家推波助澜

  如果不是有后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和G20峰会,伯格斯滕和他的“G2”可能不会有太多人知道。美国智库学者本来就擅长制造概念、创造名词,可是“名词”真能“出名”者则甚为寥寥。实际上,伯格斯滕的文章发表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并没有激起太大的反响。

  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深,以及在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果断有力、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依然看好的背景下,西方呈现出把遏止全球性衰退的希望寄托给中国的舆论倾向。今年4月份在伦敦召开的G20峰会,让中国在西方媒体的笔下开始“脱胎换骨”。伯格斯滕的“G2”概念因此被媒体挖掘出来,一举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词。

  而布热津斯基、基辛格等美国前政要的相关言论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初,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时说,“在双边关系方面,美国应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确立G2的关系。”布热津斯基是卡特总统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家之一,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奥巴马在竞选期间的外交问题顾问。他对G2的公开支持,让日本媒体惊呼“这恐怕不只是一种幻想”。

  战略界的声音也迅速传到了政策层。今年3月,世界银行行长、前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撰文表示,中美两国必须成为20国集团的引擎,“没有G2强劲发展,20国集团就将会令人失望”。不久后,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在《卫报》发表观点表示,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中国将与美国一道,成为两支“权威力量”,成为“世界两强”。米利班德是西方第一位公开支持建立“G2”的在任政治家。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其他政府高级官员并未对“G2”做过公开表态,但国务卿希拉里在访问中国时提到的中美“同舟共济”,令外界遐想不已,被外界观察人士看作是对“G2”的间接承认。甚至有日本媒体以“G2”来描述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

  沦为“中国威胁论”

  从“中美国”到“G2”,再到后来甚嚣尘上的“中美共治论”,概念提出者的初衷正在经历着意想不到的“变形”。

  “G2”的说法同时引发了西方众多的反对声。布什政府时期的国家安全会议亚太资深主任韦德宁在今年4月初表示,“虽然美国和中国关系的确重要,但如果把美中关系称为G2,就会深深伤害美国与日本、印度等其它亚洲盟国和友好国家的关系”。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太平洋论坛出版的《PacNet》4月30日发表文章认为,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极其必要,但世界治理的范畴仍然不只是经济。把这种关系变成两国集团将制造出一种全球治理的错觉,只能引发两国盟友和朋友的反感而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而与此同时,西方媒体上也悄然冒出没有消息来源的“中国提出与美国共管太平洋”的报道。5月20日,中国外交部公开否认了这一说法,而就在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的前一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华盛顿强硬表示,“美国不会把太平洋让给任何人”。

  显然,“中美共治论”开始演化成“中国威胁论”的变种。日本、欧洲和俄罗斯的媒体都纷纷对“双头世界”的前景表示紧张。俄罗斯媒体表示,新的中美联盟可能有“反俄倾向”,因为其他的力量中心都将由此“居于小伙伴地位”。而“始作俑者”伯格斯滕更是遭到猛烈的批评。《外交政策》杂志近来连发多篇文章讨论“G2”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G2的幻象》比较客观全面地分析了中美两国在价值观、国家利益、政治体制方面的差异。但这篇文章所批评的,已经俨然是“中美共治”而不是伯格斯滕的“经济双峰”,是此“G2”而非彼“G2”了。

  “我对温总表态表示理解”

  专访“中美国(Chimerica)”提出者尼尔·弗格森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璟贝发自北京 “有人说,世界将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这是毫无根据的,也是错误的。”温总理在中欧峰会上的这句话引起国内外舆论的高度重视。

  作为“中美国(Chimerica)”这一概念的提出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也听说了来自中国高层的最新表态,不过,面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的提问,他只是表示“理解”,而且他特别提醒记者,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G2”概念的提出者和他的反应是“一致的”。

  《国际先驱导报》:作为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当你知道温家宝总理的表态时,是否感到失望?

  弗格森:当我知道温总理的表态时,我认为温总理是在淡化“中美国(Chimerica)”这一理念,因为这个提法将世界其他主要力量,如日本和欧盟排除在外,而他们正遭受金融风暴的肆虐。我认为温总理这么说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因为美联储大量印刷钞票的行为,导致北京对美国失去信任。

  《国际先驱导报》:从你的回答中,我感觉你对温总理的表态表示理解?

  弗格森:是的,原因如上所述。我认为“中美国”的“联姻”正在面临重重困境。

  《国际先驱导报》:面对现实,你是否认为G2这个提法过于超前?

  弗格森:在正式的场合中,可能最好是不用“G2”这个提法,但是众所周知,这的的确确是存在的。

  《国际先驱导报》:美国学术界对于温总理的讲话有何反应?

  弗格森:温总理表态后,我还没有和“G2”的提出者弗雷德·伯格斯坦就相关问题谈论过,但我想我们俩在这个问题上,态度是一致的。

  中国不应接过G2的帽子

  【作者】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安全与外交室主任 张洁

  G2的本质是对构建新的世界格局的一种假设或目标设定。谈论G2,首先必须考虑双方的实力与意愿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G2说法的出现,与当前中美两国实力的消长变化直接相关。但金融危机后的美国是否衰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即使是衰落中的美国,在短期内其对全球事务的主导和影响力也毋庸置疑。那么,美国真的愿意与中国共治世界吗?

  美国并不愿意与中国平起平坐

  G2的声音来自美国,但热议目前还停留在学术及媒体的圈子内,美国政府并没有对G2有过评价,这本身就颇令人回味。更何况在种种热议中,G2的含义已经从最初中国和美国在经济领域引领世界,演变为中美对全球事务的共治。

  美国愿意抛弃欧盟、日本这样的长期合作伙伴,而与一个对其发展始终忧虑重重的中国平起平坐进而实现全球共治吗?一种更为现实的理解应该是,美国即使希望中国承担一些责任,也停留在不损害其全球利益的范围内。

  中国不认可中美“全球共治”

  面对G2的热议,中国该如何反应?论实力,无疑,中国正在向一个世界性大国迈进,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口与GDP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三,军事实力也位列全球前列。但世界爱谈的是总量,中国强调的是人均。有关中国的任何统计数据一经庞大人口的平均,差距就显而易见。更何况中国在科技发展、技术创新、文化影响力等方面,还远远没有能力引领世界。

  有限的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表现出要在世界上做老大的意愿。自邓小平以来,从韬光养晦到和平发展,中国的选择是与现存体系的和平相处,并改革自身和国际接轨,而不是另建体系。温总理指出,“有人说,世界将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这是毫无根据的,也是错误的。”这既是对中国能力的客观认知,也是对中国意愿的明确表述。

  不当头也应承担大国责任

  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目前中国还无意竞争国际领导权,但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它需要在国际事务中担负越来越多的责任。这既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要求,也是中国自身作为世界大国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姿态。在意愿和实力仍不具备全球领导者的现阶段,中国承担国际义务只需坚守两个原则,一是量力而行,二是多边合作。 国际先驱导报

(责任编辑:赵健)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