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食用油领域引领中国消费的金龙鱼品牌的“东家”———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如今将再次以循环、生态、环保的大米产业链创新模式引领中国稻米产业的发展。由中国粮油学会组织的粮食、油脂加工领域的专家组,经过在佳木斯市的两天实地考察和评审,24日为益海嘉里公司自筹资金、自主研发的《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项目》做出如上鉴定。
作为中国最大粮油加工贸易集团之一的益海嘉里公司,多年来始终怀揣侨资企业的浓郁爱国情结,大手笔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创新研发。
据该项目负责人、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穆彦魁介绍,目前,该公司为创建这个新型、高效、环保大米产业链循环加工模式已投入近1亿元创新资金。项目核心是通过优化稻米产业链,在生产“安全、优质、美味”金龙鱼大米的同时,遵循“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惠农利民”的理念,对大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稻壳、米糠、碎米等各种副产品采取“吃干榨净”式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模式,促进稻米产业的转型和提档升级,首创并集成了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综合利用资源”、“节能减排”的大米加工一体化产业模式。此项目为中国第一大粮食品种———稻谷探索出一条可实现循环增值的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新路径。
该项目建立的“稻种培育”、“订单农业”、“专家田间管理”、“优质优价收购”、“低温储存”、“科学加工”、“充气保鲜”等种植、加工、储运一体化的产业链创新技术,充分保证了金龙鱼大米的安全、优质、美味。其中,课题组在优选稻米品种时,从目前全国确认的5400多个稻米品种中遴选出58个品种,进行全面的食味值品尝测试,最终选定4个品种。据日本一项食味值检测结果显示,部分优选优育的金龙鱼大米食味值超过日本同类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益海嘉里建立的特色订单农业模式,目前已完成水稻订单农业28.6万亩,折合水稻15万吨,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约900万元。
该项目创建的分散保鲜、集中浸出、集中精炼的“稻米油制取模式”,首次在国内生产加工出富含谷维素的系列稻米油产品,制服了传统稻米油(米糠油)生产过程中“易酸败”、“精炼损耗大”、“脱色难颜色深”等三个“拦路虎”,对于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优质稻米油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我国每年稻谷产量为1.93亿吨左右,如果全国水稻加工产生的米糠都用来榨油,可产200多万吨稻米油,相当于增加了1亿多亩大豆种植面积,可极大缓解我国食用油脂过度依赖进口的现状。
该项目完成的稻壳发电、稻壳灰制备白碳黑创新技术,不仅使稻壳资源物尽其用,同时还解决了废弃稻壳产生甲烷的“黄色污染”难题,取得了经济、生态双重效益。据测算,1.75吨稻壳相当于1吨标准煤,如果全国每年1.93亿吨水稻的稻壳都用作燃料可替代2000余万吨煤,不但可生产200亿度电,还可减少燃煤发电带来的30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这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发电具有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等特点。目前,益海嘉里佳木斯粮油有限公司一期每年可利用稻壳6万吨,发电2千万度,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00吨。此外即将开发的白碳黑可年产1万吨,可年增效益1千万元。
益海嘉里整合当前最先进的相关技术,在“东北大粮仓”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创新建成的金龙鱼大米产业链,把每粒水稻通过高科技手段“吃干榨净”,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充分地开发了水稻资源的利用价值,让稻谷不出家门就地转化加工增值,每吨增值达800元。大大提高了我国稻谷深加工附加值。
专家建议,益海嘉里公司课题攻关组继续开发包括白糠食品、米蛋白、米淀粉以及糠蜡、谷维素等高端产品,以不断的创新担当起引领行业发展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