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假期,书店往往是孩子们的天下,今年的端午小长假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紧接着就是“六一”儿童节,好多家长带着孩子前往书店挑选图书作为礼物。
昨天,记者在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采访发现,很多小朋友捧着科普漫画书看得入迷,不停地哈哈大笑。
购书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寓教于乐的科普漫画类图书已经慢慢替代其他儿童作品,成为孩子们追捧的新热点。
但同时记者也听到不少家长的抱怨:“这类图书没多少字,到处都是卡通画,花里胡哨,又横又竖,看了一幅找下幅,看都看不明白,能学到什么知识?”
孩子们有了新欢,家长们却担忧了 看漫画学知识,靠谱吗? 孩子们的新欢 在漫画里学科普 “这里会不会有老虎啊?”一个瞪大了眼睛、满脸流汗的男生惊恐地问道。
“不管是侏罗纪还是白垩纪,都还没有大型哺乳动物啦。”打着领带、穿着时尚的老师有些恨铁不成钢。
他们是现代人,却突然掉入了6500万年以前的恐龙时代,他们能运用各种知识平安回到21世纪吗?
这么绘声绘色的故事可不是一部科幻片,而是目前热销的科普漫画书《我的第一本探险漫画书》系列中的一本:《误闯侏罗纪大冒险》。这部书现在可是孩子们的新宠。
这套书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用读图形式,将生动的漫画、珍贵的图片和有趣的冒险故事融在了一起。
谈起这套书,浙江教育出版社大众读物编辑室主任胡献忠感慨万千。早在上世纪90年代,浙江教育出版社就出了国内第一套少儿科普图书《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这是中国唯一一本上过《焦点访谈》的书,至此,浙江教育出版社就扛起了少儿科普图书的旗帜。”胡献忠说。
但是,由于科普类图书都是按学科系统来阐述问题,文字严谨,孩子们大多觉得枯燥无趣,市场也就慢慢萎缩了。
怎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看知识科普类读物呢?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胡献忠在一次出访韩国时找到了新的探寻方式。“韩国的孩子看的几乎都是漫画,这几年,连教辅类书都已经采用了绘本和漫画的形式。”
“我们何不也尝试把科普书改编成漫画呢?”胡献忠想,毕竟,孩子们是最喜欢看图的。
庆春路购书中心经理朱亚红告诉记者,科普漫画类图书如今已成为孩子们的“掌上宝”,地震周年时热销的也是《巧克力熊遇到地震》和《地震求生记》这样的科普漫画书。
家长们的新忧 图画会不会没内涵 只要是给孩子买书,家长们都会丝毫不吝惜自己的钱包。但是,对于孩子们喜欢看科普漫画书,家长们似乎不太理解。
哪怕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江晓原也有困惑:“我的许多同辈人估计是不会喜爱看这种书的,龇牙咧嘴的大脑袋形象,大惊小怪的"啊""哎",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话却要画上整整两页,这样的图画会不会没内涵?”
然而,观察女儿看书的过程让江晓原慢慢得到了启发。其实,比如“冒险学习之旅”,就是将那些知识结合到一个类似电脑冒险游戏的环境中,让孩子们亲身参与,融入其中以后就更乐于去接受。
在专家们看来,孩子们对图画的吸引能力远远高于文字。“孩子身上什么最珍贵?是想象力。阅读图画,能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著名童话作家林一苇说,现在是读图时代,孩子们喜欢看漫画书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表现。
浙江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吴明华告诉记者,对12岁以下儿童的科普书主要偏向于浪漫科学的角度,关键是培养孩子对科研探索的喜爱与兴趣,就是科学道理要严谨,但在制作上应给予孩子想象,这才会提高孩子对科学的热情。
吴明华举例道,《误闯侏罗纪大冒险》从宇宙、地球、海洋、动物到植物知识,整套书像系列电影一样,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前沿科学知识,一幕幕展现在了小朋友面前。“不管怎样,孩子们已经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太空、昆虫、火山、地震、海洋等知识了,这不就是很大的收获吗?”吴明华说。记者王湛 (来源:今日早报)
我来说两句(1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炴牠顢曞熬閵娾晛鐒垫い鎺戝閻撴瑩鏌涢幋娆忊偓鏍偓姘炬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