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科学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特征

2009年05月31日07:0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解放军报
  从哲学层面看,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的学说。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方法论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但顺应时代演进与社会发展,满足理论主题与理论指向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也呈现出充分反映自己理论风格与理论品质的方法论特征:求真、务实、创新。
深刻认识、科学把握这一方法论特征,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求真:以科学的态度,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发展规律,把握发展实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的科学性来自于对实际问题全面、深入、系统的认识与研究。科学发展观秉承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要求,始终将立足点放在“求真”上,在认识真实情况、研究真实问题、探求真实规律的基础上确立起科学的发展观。

  本着求真的方法要求,发展不能“单打一”,不能顾此失彼,必须是全面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颠倒主次、本末倒置。但“重点论”必须以“全面论”为前提。比如,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但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产生决定性作用。如果社会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发展也是一句空话。社会发展了,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文明、健康安全、政治参与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种提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本着求真的方法要求,发展不能“一头重、一头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必须是协调的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结构、质量、效益目标的重要前提。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发展全过程的良性循环。本着求真的方法要求,发展不能涸泽而渔,不能饮鸩止渴,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如果为了一点GDP的增长,使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不复存在,这样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本着求真的方法要求,发展必须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科学发展观在统筹兼顾的过程中,既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在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轻重缓急方面显得游刃有余。

  务实:紧紧围绕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

  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我们善于观察和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与现象,更要求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务实”上,从这种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推进科学发展的方法和规律,去解决存在问题,克服面临困难,应对现实难题。

  当代中国最大的“实”就是对国情与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与正确应对。尽管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大的发展阶段,但经过30年的发展之后,今日中国发展呈现出许多与过去很不一样的新的现象、新的特点,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这就是党的十七大所阐述的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由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凸现,今日中国的发展,无论是在发展主题、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模式等方面都与过去中国的发展已然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此背景下,科学发展观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清醒认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对这些阶段性特征作了深刻的回应。

  面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出要转变发展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敏锐把握城乡工农发展的“两个趋向”,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不仅东部沿海地区要继续发展,西部也要加快发展,中部地区要筹划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更要实现振兴。

  面对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我国在新一轮的世界产业发展和经济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要增强发展后劲,广泛推行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文化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面对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出要下大决心进行制度创新,努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通过进一步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低度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形成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创新: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和社会发展大趋势,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更是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典范。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同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同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联系起来,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了创新性的回答,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极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南。

  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的创新为例。随着在物质层面上的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必然要提出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首次旗帜鲜明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正是对这一客观规律的体现。30年来,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客观存在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人的倾向。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和社会发展大趋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要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在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同时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并不是讲抽象的“人”。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是有很明确的内涵和很清晰的外延的,这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也不是抽象地讲“人”。坚持“以人为本”同样有着很具体的内涵,这就是在发展中必须做到依靠人、提高人、为了人。

  依靠人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依靠人就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无论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人民群众的努力。胡总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就是对这一要求的重申。提高人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落脚点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世界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国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对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起着关键作用,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方面因素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为各类人才成长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努力造就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百万计的能够满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为了人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标,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固然关注物质财富数量的增加,但更看重的是物质财富价值的实现。我们发展创造的财富用来做什么,归根结底,还是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着眼于民生。不能造福于民生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发展。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前面,任何的发展都只是手段,只有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目的。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理念的创新让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指向更加明确。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