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兵谣》剧照。姚振峰 摄
大海浸染晨曦,愈见波澜壮阔。高山映衬朝霞,更显气势磅礴。以大自然的壮丽景观类比舞台艺术,一部作品充分折射时代主流的光与热,也即善与真,才有可能呈现大美大爱,才能真正有力地作用于受众的情感升华与理性超越。看了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曲艺小品晚会《北疆兵谣》,明显感觉他们就是这样去创作、去追求、去打造,经过精益求精的反复锤炼,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演出目标。
这台晚会创意前卫,亮点频现,首先是因为他们选题到位,在有价值的创作资源方面铆足了劲。
具体来说,推出的节目有取材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进典型的小品《押运途中》,有取材作战理念更新牵动训练改革的对口相声《靶兄弟》,有取材优秀战士倾心尽力奉献北京奥运的戏剧小品《荣誉》,有取材部队官兵不畏艰辛帮助百姓迎战雪灾的群口故事《雪后阳光》,有取材和谐社会盛行人文关怀的坐唱《喜事》,有取材干部探家以模范行动鼓励乡亲们自主创新的拉场戏《形象代言》等等。
立足一方军营,放眼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重大举措,留意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所在,在军队建设、部队行动、官兵所作所为与大局大时代的紧密结合点上聚焦透视,从中精选创作题材,加以准确定位、合理布局、精心提炼。这该是打造精品佳作的前提条件,当然也是一台主题晚会取得成功的“基础工程”。
好的创意取向,好的创作选题并非简单直接地等同于好的艺术作品。避免落入概念化的俗套,必须遵循艺术规律,力求以生动深刻的艺术形象感染人、启迪人。
例如《荣誉》,产生这个戏剧小品的真实背景几乎人尽皆知:在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青年古装登场,人前一缶,边拊、边诵、边舞,中华古韵和现代文明熔于一炉,为全球40亿电视观众献上了空前壮美的“精神大餐”。但是,不一定人人知道,担纲主演的人竟然都是没有受过舞蹈、器乐专业训练的部队官兵。他们究竟是怎样达成动作整齐划一、身姿刚柔相济、音韵抑扬顿挫、神情如醉如痴,完美体现出作品内涵的博大精深呢?小品作者由此切入,不仅造成大悬念,还关键在于抓住了一个实而又实的“点子”,即某尖子班长在以鼓代缶的排练中总也打不出“切分音”。他苦恼、自责,甚至流下了不轻弹的男儿泪。他不认输、不放弃,挥泪苦练,决不退居“替补队员”。
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就是这样的普通官兵,用心力激活了“艺术细胞”,以完美无缺的精彩表演征服了世界!从这个小品,我们懂得了,当代中国军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共同心态、务求必胜的战斗意志,其底蕴在于“崇尚荣誉”。个人荣誉融入集体荣誉,集体荣誉融入军队荣誉,军队荣誉融入国家荣誉。我们的将士都会把这样高强度的“荣誉合金钢”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宝贵,还重要千百倍!
还有一些优秀节目也都在说明,时代精神对于艺术作品而言,不能只是一层“底色”或一片“背光”。富有时代感的好作品,必然是特定时代中生存状态、生命活动、生命体验的艺术再现,它们应该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基于真实又超越真实,给人愉悦又发人深思,从而达成真善美的有机结合,达成审美功能、认识功能、社会功能的一体实现。在这方面,曲艺小品晚会《北疆兵谣》给予了我们丰富的启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