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国远征军老兵回国 眼含热泪称回家真好(图)

2009年05月31日09:2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广西新闻网
远征军老兵们在亲属的搀扶下,从畹町口岸大桥回国,站岗的边防战士向老兵们敬礼。
远征军老兵们在亲属的搀扶下,从畹町口岸大桥回国,站岗的边防战士向老兵们敬礼。

远征军老兵们在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前合影。
远征军老兵们在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前合影。

一名志愿者背着老兵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前合影。
一名志愿者背着老兵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前合影。

钟云清向人们展示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和证书。记者 唐志强摄
钟云清向人们展示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和证书。记者 唐志强摄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瑞丽讯(特派记者唐志强)“敬礼!”云南省瑞丽畹町口岸两名站岗的边防战士齐刷刷地举起了手。5月30日下午4时15分,9名远征军老兵眼含泪花,在亲属的搀扶下缓慢地走过畹町口岸大桥。60多年前,他们从这里走出国门抗击日寇;60多年后,他们终于从这里回到祖国的怀抱。

  十几家媒体记者云集畹町

  5月27日,负责具体组织这次活动的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等人赶到缅甸曼德勒时,发现情况有变:毕竟年事已高,一些曾强烈要求回祖国探亲的老兵近期健康状况下降,已不能经受长途奔波。
截至29日晚上10时许,只有7名老兵表示身体状况尚可,能够回国。他们分别是广西北流的钟云清、广东梅县的林峰和蔡振基、河南孟津的王之平、四川岳池的刘朝回、江苏句容的经乘国及湖北黄陂的王子安。

  按照原来的时间安排,这些老兵于30日下午2时经畹町口岸大桥回国。当天下午1时50分,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十几家媒体的记者以及瑞丽市有关负责人赶到边境线上等待。可是,半小时过去了,还没见老兵们的身影。大家都有些急了。

  “长枪短炮”差点挡路

  这时,缅甸方面传来消息,因为中国这边架的摄像机、照相机太多,摆的架势太大,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暂未给老兵们发放出境通行证。

  这次远征军老兵回国,是通过民间组织向缅甸方面办理回国申请的。如果缅甸方面突然拒绝放行,那么老兵们的“回家”行动将成为泡影。孙春龙急了,几番托人过去交涉。几十分钟后,缅甸方面才有所松口,说可以让老兵们出境,但条件是这边撤掉一些摄像机和照相机,也不要在边境组织欢迎仪式。

  如此一耽搁,欢迎队伍在边境等了两个多小时,才盼来了回国的老兵们。

  回国老兵又增加两名

  记者发现,回国的老兵又增加了两名,他们分别是四川省三台县的杨子臣和河南西平县的张浩东。原来,30日早上,他们觉得身体状况有好转,就临时改变主意,决定跟大伙回国。曼德勒多省籍同乡会(在缅甸曼德勒市,来自中国部分省市的华侨因人数不多,就合在一起成立同乡会,称“多省籍同乡会”)副会长王荣森以及华侨张望等人陪同老兵及他们的亲属,一同入境。

  在畹町口岸的欢迎队伍中,有一名96岁的远征军老兵蔡子斌。他祖籍广东梅县,目前居住在畹町。同为梅县老乡的蔡振基一见面就认出了蔡子斌,两人热情地攀谈起来。

  当地有关部门在畹町口岸安排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并向老兵们介绍了畹町口岸的现状。瑞丽市有关负责人以及边防有关人员与老兵们在口岸大桥边合影留念后,又来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前。抗日战争期间,国内缺乏机械人才,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勇赴前线,其中1000多人为国捐躯。2005年,当地政府部门在此立碑,纪念这些抗日英雄。

  纪念碑前,少先队员向老兵们献花。当晚,瑞丽市政府为老兵们安排了欢迎晚宴。

  “第三次回国的感觉真好”——记北流籍远征军老兵钟云清

  5月30日下午,在孙子钟益有陪同下,广西北流籍远征军老兵钟云清缓缓走过畹町口岸。“如果不是因为抗日战争,我可能会在北流乡下,安安静静地当一辈子的农民。”钟老说,“这次回国,感觉特别好。”

  炮声震碎农民梦

  1918年,钟云清出生在北流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开始启蒙读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弃学务农。

  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打破了他当一辈子农民的愿望。国难当头,他被抽去当壮丁,从此扛起枪杆,离别家园,奔赴抗日战场。他最先在李宗仁的部队训练了半年,接着开到第五战区,参加了著名的老河口战役。
(责任编辑:杨建)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