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6-01 02:0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编辑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公路也在不断延伸,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畅通了农副产品流通。
然而近日,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却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些相邻的乡村由于隶属不同的行政区划,虽然距离很近,但相互之间却不通公路。
在泽州县、阳城县和沁水县,尽管绝大多数农村已经通了水泥(油)路,有的村也进行了“户户通”,但由于隶属不同的行政区划以及远离国道、省道和乡镇政府驻地,在村与村、乡镇与乡镇、县区与县区之间,还存在着水泥(油)路衔接不到位的问题。比如:泽州县周村镇下掌村把柏油路通到了与阳城县交界的本村所属房庄自然村,阳城县北留镇东封村也把水泥(油)路修到了距房庄村不远的本村所属谢庄自然村,由于思想认识、政策、资金衔接不到位,导致地处县界位置的这两个自然村之间仅仅200余米土路未得到硬化。再比如,泽州县川底乡翻山越岭把水泥(油)路修到了毗邻沁水县交界的半坡村,沁水县也把水泥(油)路通到了与川底乡接壤的郑村镇湘峪村,而这两个村之间的1500米土路也未打通硬化,机动车辆由此需要绕行近百公里才能互通。此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他县区、乡镇之间也有一些未打通的水泥(油)路的“死角”存在。原本近在咫尺的邻村,来往却很不方便,严重影响到跨区域之间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农副产品的流通。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用两年的时间在农村实现“五个全覆盖”,“村村通”就是其中之一。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对此应引起重视,深入调查摸底,出台具体举措,真正把“村村通全覆盖”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本报记者 李全宏 本报通讯员 杨天举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