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技是一种“知识”,是知识,就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殊不知这种理解并不完全,军事科技其实还是一种“文化”。
凡“文化”都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以行为模式来体现,有集团特征,属综合结构。换句话说,强调军事科技是一种文化,就是要强调以使用武器装备的“人”为中心,不是以武器装备这个“物”为中心;对军事科技要有思想、有感情、生趣、着迷,不是无思想、无感情、无趣、逃避。
有了这种观念,才能使军事科技与军人群体真正地融合,并形成“人-机”复合体,也才有真正的战斗力。
恩格斯早就说过:“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由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去使用它们”。所以,我们不仅要造枪,还要育“心”和练“手”。
古今中外的军事科技都是“时代智慧”的巅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军事领域从来都是科学技术的最新吸收器和最亮反光镜,军事科技则是时代智慧的高度浓缩与顶级结晶。谁都知道:发现了“浮力定律”和“杠杆原理”,并喊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那句名言的阿基米德,在成功地拖动海岸搁浅的大船之后,使当时的叙拉古赫农王发出告示:“今后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但是,人们却不一定知道:70多岁的阿基米德还当过希腊城市叙拉古保卫战事实上的总指挥,他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学识和才智,在历史上第一次显示了科技的惊人力量——发明了投石器(弩砲)与蝎子(近程弩机)以及悬臂起重机等武器装备,吓跑了罗马人。而且罗马人边跑边喊:“来了!阿基米德的新式武器!”
驾驭军事科技的重要性,更是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典教训之一。如果苏联不是在战前坚决而迅速地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以致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德国法西斯可能早就侵占并摧毁了苏联。难怪艾森豪威尔曾说:“我们应该将安全建立在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学技术的军事模式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重要的战斗力。在现代高新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军事科技的成败关乎着国家命运和民族兴亡。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复杂的社会事业与群体活动,正像科学本身已有“科学学”,技术本身已有“技术论”一样,军事科技的发展也必须把理论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军事家早就指出:“未来战争中,优势将不属于掌握大量现代武器的一方,而是属于不断运用新发展的原理去制造新武器的一方”。美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早就说过:“对美国最理想的情况是,在保险柜里总有一些比我们的强大对手先进十几年的武器蓝图”。
意味深长的是,即使是当今武器装备最先进的美国军队,也越来越感到挑战的严峻了,最近惊呼:“唯一超级大国的半衰期将过于短暂”,因而急切地鼓励“独立思考”;号召“拿出勇气,提出新的方案”;甚至搬出当年英国作家肖伯纳的话来助阵:“你看见一些已有的东西并问为什么?我梦见一些从无的东西并问为什么?”而美国国防部则大声疾呼:“我们不得不停止想明天,而去想后天”!在美空军参谋长下令研究的《美空军——2025》报告中明确提出:新世纪武器装备的关键在哪里?原来在“不可理解的概念边缘”!今后25年的任一技术“若不显得离奇,可能就不是完美的技术”。
不言而喻,面对这种挑战,我们的使命必须是:不退缩,疾进取;不畏惧,更前驱;以崭新的精神面貌,依靠科技“第一生产力”,充满想象,百倍努力,如同当年拥有一千多项专利的“发明拿破仑”——爱迪生那样,以无限的激情与憧憬去耕耘中国未来的军事科技。
总而言之,军事科技是一种文化,“人-机”复合体才是个中真谛。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