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如心遗产案背后的风水香港
风水在现实精明的香港,变成了功利和实用主义者的利器
本刊记者/孙冉(发自香港)
自龚如心世纪遗产争夺战再次拉开序幕后,这一次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到了一个叫陈振聪的人身上。
他自称是个风水师,过去14年来一直为“小甜甜”龚如心看风水。华懋集团慈善基金一方的资深大律师张健利在开案陈词中披露,陈振聪替龚如心看风水时,每次收取的法事费用为6.88亿港元。
14年下来,一共收取风水费达20亿港币。
这一重磅数字公布后,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似乎是一夜之间,风水师变成了最紧俏的行业,风头超过医生、律师、会计师等传统高薪行业。
杨天命是香港最有名的风水师之一,自从陈振聪冒出来后,他工作室的电话明显增多,都是关于咨询学风水事宜。
虽然陈振聪之后再次爆出猛料,自己与“小甜甜”的关系,风水只是由头,更多是为对方按摩及情侣关系。但并不影响香港人对于风水师这个行业的热宠。
即使在讲求法律的法庭上,此次审讯也无可避免地将涉及大量风水问题。被陈振聪当作宝贝的那份关键的遗嘱——如今普遍称为“风水遗嘱”,存在许多“风水学”上的玄机。而龚如心在离世前种种疯狂地求健康的风水举动,如在华懋集团地产下挖洞求健康“种生基”,也说明了她是个不折不扣的风水富豪。
双方律师团里也不泛具有风水经验的名律师,据香港媒体报道,熟悉风水命理的陈振聪,其律师团阵容将包括有“风水大状”之称的资深大律师陈景生。据说此人研习玄学逾二十年。
“风水大状”代“风水富豪”打官司,更加增添了这次案审的戏剧性。一场世纪官司此时生出另外一层意义,它掀起了风水与香港人关系的冰山一角。
“藏风得水”的年代
风水在香港最初的民间肇始要上溯到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相面师林真,在香港商业电台主持一档心理节目,为接通电话的人听音相面,这个节目当时是全港电台收听率之冠。据传,九龙城一带的电话机楼,曾因打进电台的热线繁忙,而时常瘫痪。
刚刚16岁的麦玲玲,在收音机里听林真讲当年的时运,是当时年轻人们的风尚。那时候林真已经很有名,在香港收了很多学生,很多年轻人开始盘算着跟着他去改变自己和别人命运。
麦玲玲的母亲就是个好风水的人。她如今都记得,当时有人跟她母亲说,42岁是一劫。后来,母亲果然在42岁的时候过世了。
和麦玲玲一样,那个年代的大多数香港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向何处去。加之70年代经济的起飞,香港的股票市场进入大起大落的年代,一大批白手起家的富豪相继出世,怎么让自己将来活得更好,成了港人的第二大疑惑。
在这个全港期盼“藏风得水”的年代,风水开始大行其道。
到了90年代,风水观念在香港已经根深蒂固。曾经有过这么个段子,大学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争论香港成功的原因。一个弹丸之地,人口不多,本身又无资源,怎么就变得这么兴旺?
有学生脱口而出,“因为香港风水好!”随即他开始涛涛不绝,“香港是由九龙半岛、香港岛、大屿山和四周密布的小岛组成。九龙主峰的大帽山与香港岛的太平山相应,中间隔着水深港阔的维多利亚港,加上海岸线曲折,湾多水聚,还不是好风水吗?”
在这个学生心目中,香港人骄傲的拼搏精神与香港政府的开放政策都远远比不上风水的重要。
而这或许代表了一些香港人的看法,许多香港人战战兢兢工作了半辈子,把所有储蓄都用来投资和置业,但一场金融风暴就让这些心血全部放空。在飘摇不定的金融涨落中,人们把生存的几率寄托给风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细心留意,就会发现,香港处处有着风水化的痕迹。
高达351米的香港中银大厦是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在看过设计图纸后,中国银行给贝聿铭发去了电报,对大厦立面展现的众多加了框的巨型“X”形钢架深表忧虑。因为在中国,“X”意味着遭殃。
最后,贝聿铭精明地把“X”横向架隐藏起来,并把暴露在外的部分改变成类似佛教中的吉祥符号“万字符”的形象,这才让双方皆大欢喜。
这个传说在香港风水界已经成为佳话,虽然真伪难辨,但其中香港与风水的关系可见一斑。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