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外资审批权继续下放
■本报记者 朱菲娜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商务部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外商投资。
据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进一步下放外商投资审批权限,促进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金融服务,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便利。
同时,据悉,一份旨在稳定外资的报告已经上报国务院。一位商务部人士说:“这份报告涉及非常广泛,有30多条,包括高新科技企业的认定标准和外资进入房地产的政策等等。”
引资短期难实现增长
针对我国FDI连续7个月负增长,日前,商务部作出表态:“吸收外资情况短期内实现恢复性增长有一定难度。”
今年一季度,FDI一度出现降幅逐月收窄现象,但是到了4月份又出现波动,FDI降幅再度回到22.5%。商务部称,内外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是导致难现恢复性增长的主要原因,未来吸引外资形势严峻。
“毋庸置疑,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导致我国吸收外资下降的重要原因。”商务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位官员认为,随着危机从金融行业向实体经济过渡,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将相应减少,面向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制造业投资甚至会撤离,国际资本流向将发生重大变化。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多种因素导致中国引资的成本优势在相对减弱。如:2008年“两税合一”使得外商投资企业不再享受“超国民待遇”;《劳动合同法》的施行使其用工成本有所增加;一些周边国家(如越南、泰国)近几年对外资吸引力增强。还有专家指出,因为目前我国投资市场开放程度不够,许多吸引外资的重要领域没有开放,使得我国在吸收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上难以提升。
出台政策稳定外资
“为此,稳定外资规模将成为2009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工作目标。”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日前发布《中国2008—2009年吸收外资情况报告》如此表示。
据透露,从今年2月份,商务部就开始在各地调研外商投资情况,并着手制定政策,在一些方面放开口子,以吸引并稳定外商投资。由于政策条目涉及不同领域,在征求了科技部、建设部、银监会等多部委意见后,一份有关稳定外资的政策建议报告已上报至国务院。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商务部和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保持利用外资稳定、完善外商投资结构的一系列政策,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第一,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重点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第二,进一步下放外商投资的审批权限;第三,完善外商投资法律环境、制度环境和服务条件。
同时今年我国还将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改善外资区域布局,进一步落实财税政策,促进投资便利化,降低物流成本,以中西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深入推进产业转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发挥外资并购对国内企业改组改造、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随着以上措施的陆续出台,以及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相继出台的系列措施,不排除2009年新批外资项目和规模走出一条“前降后升”的曲线。
今年引资可能“前降后升”
在上述商务部官员看来,2009年,中国吸引外资既面临挑战,又有机遇。吸收外资下降并不表示中国经济失去了吸引力,恰恰相反,中国经济在这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中呈现出较大的竞争力。吸收外资下降对中国经济而言并不是一味的负面影响和冲击,而应该看到,吸收外资下降给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最佳时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认为,外商投资下降,并非都是坏事。由于中国投资环境规范,一部分血汗工厂和污染大户无法立足而转移,由于中国法制环境规范,两税合一,不少假外资恢复原形。还有一部分外企竞争不过内资企业,关门走人。如伊莱克斯在长沙有一个独资的冰箱生产厂,系原来收购内资中意电器而来,结果伊莱克斯竞争不过国内电器企业,连年亏损,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伊莱克斯最近宣布关闭该工厂,将全球冰箱生产都转移到澳大利亚。
联合国贸发会议所做的《2009-2011世界投资前景调查》表明,中国仍是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中国美国商会最近也宣布,在接受其调查的美国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对今后5年在中国的业务前景表示乐观;73%的企业将扩大在华投资。美中全国贸易委员会最近一次调查也显示,受访企业有88%在华盈利,81%在华盈利水平高于或等于全球利润率,85%把中国作为公司海外业务首选地。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研究,2009年一些积极因素将使外国直接投资恢复活力,这些因素包括低资产价格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投资机会,新兴国家和石油输出国拥有相对较多的金融资源,新型能源、环境类产业的快速扩张,以及跨国公司适应性相对较好等。
许多快速成长的行业也表现出光明的投资前景,如生命科学产业、农业食品产业、新材料、信息和通讯技术、能源以及环境产品等。许多跨国公司仍坚持其国际化战略,这是未来FDI增长的重要信号。由此看来,中国吸引外资仍有不少机遇。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