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上海六人冷班子调研新浦东 让干部看话剧明得失

2009年06月08日00:1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六人“冷班子”成立,调研两区合并后新方向

  新浦东起航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 特约撰稿人 张俊才/上海报道

  今年5月8日,国务院批复了上海市《关于撤消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

  回想19年前的上海浦东还是一块荒凉之地,今日的浦东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范例。不过坊间“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新世纪看滨海”的提法似乎既是对浦东在改革开放历史中的肯定,也隐含着对浦东后继乏力的担忧。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直言不讳地表示:“上海(目前发展)有个弱点,就是冲劲、闯劲不如浦东开发开放初期。”在外界看来,这是针对上海而言的,更是针对浦东而说的。

  一些敏感的观察人士发现,面对深圳特区在“试水改革”上的“义无反顾”,面对滨海新区在“先行先试”上的奋起直追,上海浦东在中国改革中的地位面临“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尴尬。

  今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意见》全文。5月,国务院又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合并南汇区,这些重大举措背后有何寓意?《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上海进行了调查采访,试图去寻找和厘清“新浦东”战略的出台背景和未来发展脉络。

  上海成立6人“冷班子”

  研究“新浦东”未来方向

  5月11日,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表示:“今年上海市委组织了一个不急于研究现实问题的‘冷班子’调研组,专门对浦东新区新一轮改革进行调研,主要针对税收、监管、信用、服务等方面怎么样才能形成与国际比较相近的环境。”

  据《中国经济周刊》独家获悉,这个“冷班子”调研组未来将成为“新浦东”发展决策核心智囊团,而这个“冷班子”组成人员是由上海市委市政府精心挑选的,由六人组成。

  该六人“冷班子”调研组包括了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朱晓明、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奎、原上海市发改委主任蒋应时、原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张耀伦,上海市委研究室主任王战,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

  5月15日,周振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把这个冷班子叫做‘4+2’,朱晓明、王新奎、蒋应时、张耀伦是‘4’,王战作为市委协调人参与,我作为市政府协调人参与。”

  记者发现,从这个“冷班子”的组成来看,既有在浦东地区曾经长期工作过的官员,也有参与上海和浦东长期发展规划的官员。例如朱晓明曾担任过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上海市浦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耀伦也曾长期在浦东工作担任领导职务,而蒋应时曾主持了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的起草编制工作。

  在谈及为何要组建“冷班子”的时候,俞正声书记表示:“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个‘冷班子’的组建符合中央“两个中心”建设《意见》的精神。”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俞正声书记此番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看到了浦东发展和改革中的诸多弊病。自浦东新区成立以来,依靠改革精神、政策优惠等,浦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浦东曾有的比较优势条件已逐步弱化,浦东的发展与研究甚至有些“固步自封”。

  一位熟悉浦东改革开放的学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二十年前,在全国范围来看,除了一些特区,浦东的政策优越性十分明显,面对广东的发展,浦东的很多官员都‘不服气’,怀着‘白手起家’的‘闯劲’造就了辉煌的浦东奇迹。而如今浦东的官员收入颇丰,生活优渥,当初的‘闯劲’自然渐渐少了。”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不仅仅浦东在研究浦东,而是上海全市在研究浦东。现在谁还在研究浦东?不少人对研究浦东的热情在减弱,浦东也没有从上海的视角研究自身的发展,”周振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几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研究有点封闭,主要是从浦东自身的角度想问题,也不知道研究到什么程度,研究了什么。”

  据记者了解,“冷班子”组建的目的就是破除浦东在探索“先行先试”方面的“固步自封”,破除地区利益和部门利益,集合上海全市的研究力量对“新浦东”的发展进行探索,重新唤回“新浦东”改革初期的闯劲和激情,再次激活“新浦东”曾经拥有的动力和冲劲。

  实际上,早在3月份,国务院审议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意见》的时候,这个“冷班子”就已经成立,其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浦东将在“两个中心”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俞正声书记对此的回答是“核心功能区”和“主战场”。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梅智敏)
[我来说两句]

相关推荐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