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壁生
“常识”,这样一个词汇,能勾起我们什么记忆?如果要你马上就这个词语,写八百字的文章,你会怎么写?
这就是2009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题:“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
我相信,一个带着紧张的心绪刚刚拼搏着做完前面所有客观题的考生,乍一面对这样的题目,很多人可能会如入深山中,“云深不知处”。什么是“常识”?确实,我们生活在常识中,什么都是常识,这样的一个抽象的题目,没有任何具体明确的范围、指向,能唤起学生什么回忆、灵感、妙想,以让他们马上写出一篇八百字的文章?
从常识上讲,一个及格的高考作文题目,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学生看了一眼,便普遍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即便需要略作主旨的思考、语言的整理,也必须在学生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完成作文的写作。而更进一步的要求,则是要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普遍情感密切相关,这样,他们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写得入情入理,作文的分值的距离才能拉开。
而“常识”这样的题目,恰恰是没有任何常识可言的高考作文题。因为“常识”这个词语包涵的范围太广泛,更重要的是,这个概念没有任何主题的确定性,没有任何明确的指向。题目要求“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这种提示,就像要求你谈谈你与呼吸有关的经历一样莫名其妙。面对这样的题目,任何人都只能挖空心思地去打捞记忆中所有跟这个主题相关的碎片,硬找话说,才可能组织成一篇作文。
相比之下,有一些作文题目要好得多,比如今年的北京作文题,给出材料:“每个人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那是亲情的慰勉,那是友情的鼓励,那是信念的激扬……它们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要求以“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文章。“亲情的慰勉,友情的鼓励,信念的激扬”,都是确定的话题,也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有的经历。它能轻而易举地唤醒每一个考生记忆中的种种情感和经验,让人人都有话可说。
当然,各省作文题中,也有比“常识”更加没常识的,比如江西省作文题,要求以今年三月的“兽首拍卖”事件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三月份本来就已经是高考紧张复习时期,兽首拍卖又只是热闹了几天,城市的考生尚有网络、电视可以大致了解相关情况,农村的考生,可能有不少连这件事情基本的来龙去脉都不了解,可以说,这样的题目,专门刁难农村考生。而且,题目中所说的拍卖者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破坏规则”这样的判断,本来就带有强烈的威慑性:对正在考场上的中学生来说,谁敢去轻易否定可能的“民族英雄”呢?
一直以来,高考作文常常出现专门与学生为敌的题目,与学生为敌,就是出一些奇怪的题,让考生无话可说,无可适从,不得不编故事、凑字数。如果那些出题者在命题的时候,能够想想,这样的题目自己能不能做,那可能会让高考作文题合理化程度大大提高。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师)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