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群众动嘴 干部跑腿 办事找代理

2009年06月09日07:2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沈阳日报
  本报主任记者李海英

  编者按市委、市政府为沈北新区确立的发展目标是“用十年左右时间再造一座生态沈阳城”。沈北新区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生态立区,科学规划,协调发展,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后,即开始创建国家生态区。
历经3年多的建设,一个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创新、生态、富裕、和谐的沈北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即日起,本报推出沈北新区生态建设的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沈北新区上下一心,大手笔、大气魄开展生态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天蓝,水清,空气爽。连日来,记者从市内驱车前往沈北新区的工厂、街道、社区、乡镇、村庄中采访,一驶入沈北新区的地界,一股清新的空气就扑面而来,记者总是忍不住轻轻地打开车窗,一边欣赏着这里的自然美景,一边贪婪地呼吸着这里的新鲜空气:真好啊!其实,这不仅是记者的切身感受,而是许许多多到沈北新区去的人的共同感受。

  沈北新区历经三年的生态区创建工作的成果,已让沈阳人真切地触摸到了。

  大投入:100亿元打造生态环境

  沈北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辉山、帽山、七星山似三颗耀眼的珍珠镶嵌在沈阳北部,还有辽河、蒲河、长河、万泉河、左小河等大小河流7条,还有全国最大的平原水库——石佛寺水库,还有15万亩的优质稻田。全区拥有50余平方公里的湿地和储水量达30亿吨的温泉开发资源。

  沈北新区成立以来,累计投入10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水系改造40余公里,新区绿化率达到45%,水面积率达10%。

  大决心:生态区创建列一号

  沈北新区政府与市政府签订了生态区创建目标责任状后,即将生态区创建列为全区“一号工程”。为加强生态区创建工作,沈北新区成立了由副市级干部、沈北新区区委书记蹇彪和区长阎秉哲挂帅的沈北新区生态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生态区创建工作实施统一组织和领导,各乡镇建立和完善了环保工作体系,乡一级设立了环保所,各村设立了环保监督员,为全面实现生态区创建工作目标提供了机制保障。沈北新区生态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调度会制度、督查督办制度、一票否决制度等,并与50多个乡镇、部门和单位签订了生态区创建目标责任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举全区之力开展生态区创建工作。

  大手笔:十项重点工程惠民生

  在生态区建设上,沈北新区重点实施了十大重点工程,现已取得喜人成果。

  路网建设工程。按照生态城市标准,沈北新区实施了绿色交通走廊工程,构建城乡一体的主干路网。现在,“六纵三横”的绿色景观路网已全面竣工通车,全区新建和改造道路总里程400多公里,全部实现了雨水污水分流。沈北新区与沈阳母城之间、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通畅和便捷。

  绿色沈北工程。为突出生态特色,沈北新区以“大色块、大韵律、大绿量”方式,高标准完成主干路网的景观绿化,全面推进水系、山体、单位、庭院绿化、绿色村庄及公共绿地建设。两年新增城乡绿化面积2000万平方米,其中辉山地区绿化率超过了50%。新区已呈现出绿脉纵横、绿满城乡的生态景观。

  水系改造工程。现在已完成辽河大堤加固、万泉河河道疏浚、石佛寺灌区改造等一系列重点水利工程。总投资21亿元的蒲河、长河、左小河治污和水系建设工程全面开工,一期工程已竣工。辽河湿地、石佛寺水库均已成为富有生态特色的风景旅游区,蒲河、长河已成为带动新区发展的城市景观内河。

  污水处理工程。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今年新开工建设了新城子副城、虎石台北部、蒲河北部污水处理厂,6月底试水试运行。另外,道义污水处理厂和虎石台南部污水处理厂也将在今年7月开工建设,年底主体工程竣工。届时,全区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5%以上。

  集中供热工程。到目前为止,沈北新区南部蒲河新城区已全部实现了集中供热,北部新城子现代副城地区的集中热源工程建设正在进行,总投资2亿元,总出力为500蒸吨,年内可完成一期工程。正常运行后可拆除各类锅炉40余台,减少燃煤2万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1000余吨。

  污染整治工程。近两年捣毁非法炼油点56家,拆除各类严重冒黑烟锅炉40台、烟囱48根,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新能源工程。重点实施了沼气池、秸秆气化、生物节能燃料加工等工程建设,总投资近2000万元,建设秸秆气化站10个,沼气池759个和1个生物质能燃料加工厂。所有的项目都将在今年9月运行,每年可利用秸秆6000吨。

  环境整治工程。已完成村屯主要道路路面硬化43公里,建设农村“两室一场”(文化室、活动室、文化广场)80余处,建设景观墙万余延长米,砌筑河道边沟5万延长米,村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已治理破损山体五座,绿化面积4.8万平方米,种植树木7.5万余株,投入资金768万元,生态环境恢复效果显著。

  农村饮水工程。建成了财落、新东、兴隆台、黄家集中供水厂4处,全区日供水能力达到1.7万吨,全区所有村屯都用上了自来水。到2008年年底,全区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100%,自来水入户率实现100%。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