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0日电 香港《大公报》10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尽管有多位阁员因丑闻而辞职、工党又在欧洲议会选举和英国地方选举中遭遇惨败,但“腹背受敌”的英国首相布朗却坚拒辞职,并改组内阁,稳定军心,击退党内反对派,闯过其政治生涯中最为险峻的一关。
布朗为何能够保住相位?对此,英国外相做出了最好的解答。
文章摘录如下:
尽管有多位阁员因丑闻而辞职、工党又在欧洲议会选举和英国地方选举中遭遇惨败,但“腹背受敌”的英国首相布朗却坚拒辞职,并改组内阁,稳定军心,击退党内反对派,闯过其政治生涯中最为险峻的一关。一些分析家日前曾对布朗内阁“判处死刑”,认为上台未满两年的布朗威信尽失,唯有辞职让位这一条路可行。
布朗为何能够保住相位?对此,英国外相文礼彬星期二做出了最好的解答。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个节目上说,“工党不需要一位新领导人,没有权力真空,也无挑战者。”
熟悉英国政治运作的人都知道,一旦遇到危机,执政党内部往往会有人向最高领导人发出挑战,要求其让位。出现这种情况时,身为首相的执政党领袖便要与挑战者摊牌,进行一场党内领导人选举,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九九○年的保守党领袖之战。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反对欧洲共同体的进一步融合,导致副首相贺维(曾任外相多年并参与过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的辞职。
在贺维等党内重量级人物的支持和鼓动下,前国防大臣夏舜廷向撒切尔夫人提出挑战,要求她下台。保守党随后举行投票,撒切尔夫人未能在首轮投票中以较大比数胜出,不得不参加第二轮投票。其后她在多位党内元老的劝说下退出竞选,以换取她挑中的接班人财政大臣马卓安继位。
文礼彬此时重申党内无人出面挑战,既是讲述事实,也是在做高姿态,以显示出他对布朗的忠诚,因为在布朗组阁时,文礼彬只有四十二岁,被视为日后接任首相的第一人选。虽然在过去两年中他一直被人看好,但最近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如果立即举行议会大选,在与保守党的争斗中,工党内最有优势的政客不是文礼彬,而是刚刚由卫生大臣转任内政大臣的约翰生。
与文礼彬一起留任并全力支持布朗的还有财政大臣戴理德、司法大臣施仲宏以及首席大臣、商业创新及技能大臣兼枢密院议长文德森。正是由于得到多位资深大臣的支持,布朗才敢于面对党内党外要求他辞职的压力,将四天之内七位部长级高官相继辞职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干净,带领其团队重新出发。
虽然有几位大臣在辞职时直言不讳地要求布朗下台,但其中缺少一位德高望重的资深人士,更无人拥有夏舜廷昔日的号召力,因此他们不敢站出来向布朗发出挑战。另一方面,在留任的几位资深大臣中,不排除有人曾考虑过挑战布朗的领袖地位,但工党最近备受丑闻困扰,在多次选举中屡吃败仗,民意支持率极低,即使换了领导人也未必能迅速挽回局面,因此几位重量级人物均无意在此关键时刻冒险挑战布朗。
虽然新内阁成员异口同声支持布朗,但如果工党在民意调查中的支持度进一步下降,党内要求更换领导人的呼声会再度出现。作为权力欲极强的政客,布朗不到山穷水尽的最后一刻是绝不会主动下台的,下一步要看工党内部是否会出现真正对他有威胁的挑战。(施君玉)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