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螨虫在“吃掉”千年土遗址 新华社记者 冯国 胡瑶
螨虫不是一直以菌类为生吗?但是科学家在对一处中国土遗址进行了一年的观测与研究之后,最终发现螨虫在吃菌的生活中还以其机械性的动作“吃掉”珍贵的土遗址,而此前人们从没发现这种现象。
科学家是在对西安的唐长安城一处名为含光门的城门遗址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意外发现这种螨虫“吃”土遗址现象的。这处遗址已成为唐含光门遗址博物馆的一部分,因其城门夯土墙长期包砌在后代城墙之内,形成了易于菌类生长的小环境,在经过考古发掘之后,出于保护土遗址的需求才对其进行了一年的观测与研究。
负责这处遗址保护研究的是著名文物保护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玉虎。他说:“潮湿环境让古墙体滋生了大量菌类,而螨虫以食有这些菌类为生,在历经千年的变化中,它们在墙体的土层中筑巢、繁衍生息,从而对土遗址造成了机械性破坏。”
菌类破坏土遗址不难理解,怎么会发现螨虫这个“新”害虫的呢?李玉虎认为,这跟保护理念、科学设备、实验条件等都有关系,发现有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必然性。譬如对古墙体进行综合保护的理念,高倍显微镜与实验室的运用,以及科学取样等条件的具备等。
李玉虎说:“对含光门土遗址的研究开始不久就发现了中国土遗址通常存在的四大病害,譬如霉菌及蓝藻、盐害酥粉、松动脱落、整体裂缝等。但在实验室的取样研究中,用显微镜观察意外发现了大量的螨虫群落,经研究有粉螨、革螨、甲螨等,它们在寻食深入古墙体的菌类过程中,对古墙体直接进行了破坏。”
对于土遗址通常存在的四大病害,李玉虎已经发明了较好的处理办法。自1990年以来,他研究发明的一种加固土遗址的材料,已经在西安半坡、秦兵马俑的土隔梁等土遗址进行了小面积的加固实验,经过12年不等的时效考验,目前保护部位稳定,未出现风化、酥粉、空鼓等现象,而未保护部分则风化明显。
参与保护研究的西安唐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主任王肃说:“我们各方专家组成了"方案研究设计组",对模拟实验地已进行了近一年的详细调研和科研实验,对病害作出抢救性治理措施。结果大家认可了李教授实践了10余年的加固处理办法,并针对螨虫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
著名古建保护专家、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组长王丹华说,如果有一天含光门土遗址因为目前的病害而垮塌,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在目前的土遗址保护材料中,李李玉虎教授的设计方案中提供的保护材料是比较优越的,今后应根据病害程度细化程序,分段实施。
唐长安城的含光门遗址是备受世界瞩目的古迹遗存和见证丝绸之路的“实物”。 据最新的考古成果显示,最早建于7世纪初期的含光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为完好的唐长安城门遗址,其夯土墙保存达8米高,东、西两门道的宽度分别为5.3米,中间门道宽度为5.5米。
去年4月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投入巨资,专门建设了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但在改善遗址保护环境过程中,发现遗址土层的松动脱落现象未见好转。
记者在含光门遗址看到,在一处墙体遗址断面上,不同时期的夯土层经过历史变革,其呈现出的土层颜色及粗细程度均有不同,经过实验保护的部分与没经保护处理的区别十分明显,加固除螨后的墙面不再出现酥粉、空鼓等现象。
王肃告诉记者,保护实验进行得十分谨慎,除了取样在实验室进行加固除螨之外,还在遗址区的唐代地面上进行了实验,并对开裂掉下来的土块进行了回贴实验,结果非常好。“李教授发明的加固材料实施后,墙体不仅可保持通透性,还提高了硬度,你用手使劲掰回贴到墙体上的土块都掰不下来。”
著名丝绸之路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安家瑶说,中国遗址主要是土遗址,其保护是世界性难题,丝绸之路各国以及日本、韩国许多土遗址出土后也因无法保护,无奈回填,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含光门土遗址保护方案详细调研了各类病害,希望通过抢救性方案的实施,实现遗址的长治久安。
目前,针对含光门土遗址的保护措施已经开始实施,分别针对病害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及传统工艺等综合方法加以治理。李玉虎说:“对于螨虫的危害我们刚取得一些认识,虽然消灭它不难,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危害情况尚不清楚。目前,我们已给国家文物局递交了报告,申请在全国对土遗址的螨虫危害情况进行调查,以便更好地保护中国土遗址。”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