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3日讯 近日,家住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刘大娘在儿孙陪伴下庆贺90大寿,老人感慨说:我的父母都没活过40岁,现在的人真的长寿,我一定要活到100岁。正如刘大娘说的,建国60年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哈尔滨市市民身体更健康,预期生存年龄也越来越大。
老档案
建国初期,三分之一人患慢性病,大部分为青年
在1951年5月《哈市工作人员疾病健康问题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经调查,患病人数占调查人数的33.48%,其中主要患肺结核、肠炎、胃溃疡、贫血、心脏肥大等。且患两种以上疾病的同志比较多。”在病人年龄上,“大部分为青年,他们面黄肌瘦,精神上不像青年人那样愉快。”“在党群关系上,以党、团员占主要成分,多是家庭中的主要生活支柱。”
档案中分析了这些人患病的原因:“……在伙食上,由于家庭原因,多数处于营养不良。卫生方面条件更差,很容易传染疾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治不起病、‘硬坚持’等原因,工作人员的健康存在很大问题。”
在这份《报告》的附件中,还出台了哈尔滨市首部《干部休养计划方案》。
解读
60多年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42.57岁
据了解,从1946年到1953年,哈尔滨市人口死亡率均在1%以上,其中1951年高达1.799%。而在解放前,哈尔滨市婴儿的死亡率竟高达20%。建国后,哈尔滨市的医疗机构、医疗水平、疫情防治得到长足发展。1953年,消灭了甲类传染病天花,鼠疫于1955年后也没有发生过,二类传染病回归热从1952年在哈尔滨市绝迹。而在建国初让人谈之色谈的肺结核的死亡率已下降了94.18%。除此以外,医疗机构也从建国时的51个发展到如今的千余家。
据市人口信息研究所王荣强所长介绍,人口的健康有了保证,而“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等国策的提出,将人口再生产模式完成了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
据去年6月出版的《哈尔滨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市人口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基础健康指标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也从1949年的35岁开始提高,1957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0.07岁,到目前哈尔滨市市区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7.57岁。同解放初期比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了42.57岁。婴儿的死亡率也下降到3.5%左右。
现状
哈尔滨市现有百岁寿星147名
市老龄委的工作人员介绍,哈尔滨市现有百岁以上老人147名。而七八十岁、身体硬朗的老人更是随处可见。按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分类标准,哈尔滨市在2000年时就已基本进入老年型社会。至2005年,各项指标均达到老年型人口的分类标准,已属于标准的老年型社会。于是,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老年人自我养老等形式已陆续出现,并得到广大老年人的认可。
一位生活在松北区养老院的大娘告诉记者,生活在当代社会很有福气。虽然年近七旬,但她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和谐的社会也让自己晚年生活无忧无虑。她表示,自己和老伴快乐地生活在养老院中,充分享受着幸福生活。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