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
周莲娣
语言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一点不假。六七十年代长大的孩子,那时在外面海玩一通回家后,“怎么脏的像个"泥猴"”、“瞧这手脏的像煤球”,是妈妈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现在的孩子哪知道什么“泥猴”和“煤球”,连孩子的妈妈们恐怕都不知道了,自然也不会拿它们说事。
现在的妈妈们怎么说呢?前不久,去接读小学的儿子,校门口听一妈妈说孩子:“哎呀,你怎么脏的跟马路上雕塑似的?”
乍一听“脏”跟马路上的雕塑不挨着,但仔细一想不是没有道理,后来又仔细一看,感觉不仅“挨着”,而且很形象很生动。甭往远走,瞅瞅家门口或单位四周的雕塑,哪有一个露本色的?难怪一位南方同行在街上调侃“天津真是一座风情城市,哪哪都能看到雕塑,而且还都形似出土的,挺有文物感”。多损!还有一位老太太眼神儿不好,在海河边看到满身灰土雕塑,“啧啧”了两下说:“还亲呢?脏成这样儿也不知洗洗?”多逗!
雕塑是不是就得脏?越脏越有艺术性?越脏越有感染力?越脏越显有年代?咱不是搞艺术的,又没跟雕塑家们探讨过,从理论上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但从实践中还是觉得干净的舒服,金色的雕塑干净就闪光,黑色雕塑的干净就发亮,白色的雕塑干净就圣洁。灰头土脸,分不清哪是鼻子哪是眼;刮风穿土袍,下雨着泥装的雕塑,怎么看也看不出艺术来。假如有人非认为这就是艺术,千万找没人地方说去,否则小心有人吐黏痰。
尽管不是搞艺术的也能感觉到,越来越多的雕塑,让城市变得有灵性有诗意了。比如海河边那组罗丹“吻”系列雕塑,把爱情的缠绵美好,展示得淋漓尽致;再比如金汤桥头的“会师”主题雕塑群,把津城解放的场景,凝固成永恒的瞬间;还有马场道上一个个人与马交流的雕塑,恰到好处地烘托出当年“马蹄踏碎明月光”的风情……总之,雕塑的艺术魅力是独一无二的,跟津城的文化、历史、风情特别搭调,真该好好地爱护,让它成为一道城市风景。但遗憾的是,雕塑现在全变成了“弃儿”,若只是脏还算不错,还有的被砸了鼻子抠了眼拧断脖子敲断腿的呢。前些日子报纸登过一则消息说,海河边有一座雕塑亭,是为纪念中国邮政一百年而建的,现在成了有些人的“公厕”,一百米以外就能闻到浓烈的臊味,所以现在有人常拿亭子里那代表三个时代的“邮工”找乐,说如今是网络交通时代,他们全改行看厕所了。
认真想了想,雕塑为嘛脏成“弃儿”?说到底就是因为它们不在“编”,哪也不管。眼睁着城市的公建设施,有管得不错的,比如道路上的隔离带,算了算交警们一年也得义务擦几回,实在忙不过来了,志愿者们也赶来帮忙。公交站牌也干净多了,隔三岔五有人擦,让人看着就舒服。当然也有该管不管的,比如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的桥。只有城市雕塑该归谁管?谁也不知道。所以多少年了,有嘛样算嘛样。
别以为雕塑脏脏的就是雕塑,但凡有点脑子的人也会想到,城市雕塑既然可以点缀城市,也能影响城市。大家都知道评全国卫生城市,评委们不看俊哥靓妹怎么样,人家看环境。为这,各单位各部门突击多少回城市“死角”了。城市雕塑人家看不看不知道,现在他们没顾上看最好,省得咱露怯。但迟早会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的,城市哪哪都站着“泥人”和“土猴”,别的地界儿再干净、漂亮也不完美,是不是这个理儿?
天津比不了南方的城市,人家那没沙尘暴,三天两头下雨不说,每年还有小一个月的“黄梅天”。咱发愁的是为嘛还不下雨,人家烦心的是“祖(作)啥总落雨”。所以,人家甭考虑城市雕塑干不干净,反正雇了老天爷。咱不行,老天爷在这方面不帮咱,咱就自己动手擦洗。眼眉前儿的雕塑不管归谁管,隔两三个月擦擦费不了多大事。干干净净的雕塑,大家看着得劲儿,自己也看着痛快。另外,也想给志愿者们提个醒,假如再搞活动,不妨把清洗城市雕塑列进去。当然,最好的是人人都把城市雕塑当成自己家的摆设,脏了就擦不脏也抹一把,那样说不定哪天雕塑就活了,夜里在街头上演一出奇妙的“津城之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