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所长蔡昉:
“四万亿”将创造5000万个岗位
熊剑锋
将保就业作为首要目标,一直是实施此轮经济刺激计划以来主要的呼声。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所长蔡昉13日在北京表示,经过测算,在当前的投资结构下,此次四万亿投资可以创造出5000万个就业岗位,但如果重新设计最大化就业的投资结构,本可以创造出8000万个就业岗位。
就业被认为是此次经济刺激计划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学界普遍认为,之所以将增长目标定为8%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考虑到就业由此决定的社会稳定的目标。
就业压力也成为当前决策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中国经济进入此轮经济下滑区间以来,超过2000万农民工因为金融危机而失业,另有统计口径认为,这个数据接近3000万。
除了农民工之外,毕业大学生也是就业压力较大的另外一个群体。2009年全国毕业大学生人数达到610万人,而根据社科院6月11日发布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6%,较2007年下降两个百分点,超过90万大学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普遍认为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远远大于2008年。
蔡昉表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要警惕出现“无就业复苏”的现象,这一现象在美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
投资结构决定了此次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创造就业的能力。蔡昉表示,根据他们的估算,如果按照原来的投资结构大概只能创造出4000万个岗位,此次发改委公布的四万亿元投资结构大概能够创造5000万个岗位,如果按照就业最大化的投资结构可以创造8000万个岗位。
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此次四万亿元投资结构中虽然有不少投入用于民生工程,但是大部分还是用于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基建工程。这些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但是拉动就业创造就业机会作用有限。
蔡昉表示,60%~70%投向中西部,这本来是好事。但如果违背比较优势产业结构的趋势,再加上又是政府主导投资,可能会强化扭曲的结构。“一些西部地区上马重化工项目,重复了东部地区工业化的老路。”
蔡昉认为,目前投资结构还有优化的空间,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建筑业的比重太高而制造业的比重太低,如果要最大化就业岗位应该增加对其他服务业的投入。所谓其他服务业的投入是指除了房地产和金融业以外的服务业。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张曙光认为,除了改善投资结构之外,要促进就业增长应该放松管制,放宽一些行业和领域的准入限制,比如村镇银行和NGO等行业。
在2008年年底,决策层曾提出2009年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6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上透露的数据显示,到4月底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65万人,农民外出打工人数也有较大恢复,扭转了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下滑趋势。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