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运渣车来此倾倒垃圾 |
桃花溪畔建筑垃圾堆成一座小山 |
陈光国批示排查桃花溪垃圾山
记者回访遭不明身份男子围堵,被强迫要求删除照片
6月12日,本报《20亿治污刚完 桃花溪又立垃圾山》一文报道了北部新区白鹤村出现一非法渣场,已倾倒有10多万吨的垃圾,而垃圾山就位于刚刚治理干净的桃花溪岸边,覆盖了新建不久的绿地。
见报当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作出批示:“如此先治理后污染的典型,重庆环保世纪行可否作为深入排查解剖的麻雀。”昨天上午,重庆环保世纪行记者再次到现场采访,发现运渣车依然络绎不绝地在桃花溪旁倒垃圾。
非法渣场仍红火
河水已发黄发臭
昨上午9时10分,记者在陈庹大桥上看见,不断有运渣车前往北部新区白鹤村非法渣场倾倒垃圾,10多名拾荒匠在渣场内活动。倾倒的垃圾形成约3层楼高的小山,如同桃花溪两岸绿化带上的一个毒瘤,非常刺眼。
离渣场约500米,就是市政部门修建的现代化“陈庹路垃圾中转站”。记者在半小时内作了个统计,进中转站倒渣的车只有一辆,而非法渣场来了十余辆,形成鲜明对比。据悉,陈庹路垃圾中转站每吨处理费65元,每车大约需600元。而非法渣场每车只需40至60元,价格差距悬殊。
非法渣场坐地收钱,不需付出任何成本。按每天进场200车次计算,就可收入1万多元。但周边居民和桃花溪却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桃花溪市政公司估计,这里裸露堆积的垃圾达十多万吨,未经任何处理,空气中始终弥漫着臭气,大片绿地被覆盖,土壤遭到污染。受垃圾渗漏液的影响,附近的桃花溪水已开始发黄发臭。水中除了人工养殖的少量植物外,水生动物很少,生态状况严峻。历经20年心血、投入20多亿元治理的桃花溪,治污成果正危在旦夕。
市环保局对此非常担心,有关负责人认为,重庆的小河污染治理已有20多年历史,桃花溪是目前唯一治理成功的河流,基本改变了黑水面貌,值得珍惜。
四男子围堵记者
删除照片才放行
昨上午9时50分,记者正沿桃花溪上游往下行,刚刚靠近非法渣场对面河段。突然冲出4名不明身份的青年男子,其中一名手中拿着很薄的皮包,里边有刀刃状物体。“谁叫你们拍的,站住。”四人把记者团团围住,抢夺相机。
记者奋力保护相机,僵持了一会儿。一男子给人打完电话,像是得到指示:“把相机里的照片删了,让他们走。”于是4名男子强迫记者打开相机,要求把里面的照片删干净,然后两人在前,两人在后,“押”着记者离开现场。
离开途中,不时有运渣车进来,有的还刹一脚,和这些人打招呼。他们一直把记者押到原三峡油漆厂后门,才分散离开。
警方已介入调查
捉获两名嫌疑人
昨上午10时30分许,记者来到高新区公安分局报案。一名警官说,前不久,九龙坡区市政执法人员和桃花溪公司前来执法,阻止运渣车非法倾倒,被一群闲散人员围住,该分局接警后,出动警力才将执法人员解救出来。
桃花溪市政公司向记者证实,该渣场聚集的闲散人员,平时有人在附近放哨。发现警察靠近,就四散奔逃。发现市政执法人员或记者采访,就采取暴力手段抵抗。桃花溪公司和市政执法人员多次遭到威胁,不敢执法,只好任其倾倒。如何消除这一巨大的环境隐患,一直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由于白鹤村归石桥铺派出所管辖。昨上午,警方将记者的报案材料转交石桥铺派出所。左涛所长说,该非法渣场不但污染环境,还影响了周围市民正常生活,一家企业的经营也受到影响,汽车不能正常通行。昨上午10时许,他们接到白鹤村另一起报案,紧急出动抓获了两名嫌疑人。其中一名随身携带刀具,自称有前科。昨晚,经记者指认,其中一人正是围堵记者的青年。警方表示,如果发现黑势力参与其中,将坚决清理干净。
本报记者 摄影报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