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领域的对抗和竞争最为激烈,因而也必然是创造多于模仿、创新最为迅速的领域。而一提到创新,人们往往想到是专家教授、博导院士这些“显人才”,容易忽略那些有一定潜力、具备了某种创造潜能,甚至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没有得到承认的“潜人才”。
毋庸置疑,能力出众、知名度高的“显人才”是军事创新的主要力量,但“潜人才”也是军事创新的生力军。
英雄不问出身,创新历来就与名气大小无绝对必然的联系。在世界军事史上,有许多对战争进程影响巨大的创新成果,都出自于起初并不为人所知的“潜人才”。1793年的英法土伦之战,法军安放在船上的陆战炮,打得处于优势的英舰猝不及防,使英军最终败北。陆战炮代替舰炮的打法是年仅24岁的少尉军官拿破仑的点子。有些战争史上决定性的创新之举,就来自当时并不知名的“潜人才”。而忽视这些“潜人才”及其创新成果,不仅是对人才的浪费,甚至还会吃大亏。比如,法国统帅部忽视了当时还是一名上尉的戴高乐关于“下一次战争将是坦克战”的科学预见,德国却根据戴高乐的理论,在二战中运用集群坦克闪击法军,迫使法国败降。
军事创新包括军事理论创新、军事技术创新、军事组织创新、军事管理创新等,这些创新工程既需要处于人才金字塔顶部的“显人才”搞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更离不开作为大多数的处于人才金字塔底部的“潜人才”的积极参与。因为规划设计的执行、反馈、修订、完善等方面,需要吸纳集体的智慧,更需要实践的支撑。“潜人才”身处战备、训练的第一线,对军事变革的创新需求具有最实际的感受,对创新内容、创新路径最有发言权。他们搞创新,往往能够把握住事物发展变化的脉搏,提出的建议更接近客观实际,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长征途中,红二师四团为抢渡乌江架设的浮桥数次被激流冲走,是战士和群众发明了“河底坠石稳固桥面”的方法,确保了架桥成功;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守军万万没有料到埃及士兵会用高压水龙头冲刷苏伊士运河大堤,为进攻部队开辟通道,使“巴列夫防线”轻易被突破;在伊拉克战争中,困扰军事专家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枪管进沙子无法射击”的问题,被一名士兵用随身穿戴的丝袜就解决了。这些都是小人物大智慧的生动例证。
“天下多才,在所用之。”人才成长都有一个由“潜”到“显”的过程,与已功成名就的人相比,“潜人才”更具创新和冒险精神,但他们的成果却可能会引起有些人的漠视甚至嘲弄。我们应该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学会于平淡时发现人才,靠竞争来选拔人才,在实践中检验人才,多用欣赏眼光看待还没有出名成家的“潜人才”,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想、去闯、去干,促使他们迸发活力、不断创新。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