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底上场的海霞被认为是最具亲和力的《新闻联播》主持人。 |
“不要指望它一夜大变”
——一个学者眼中的《新闻联播》
2007年下半年,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艾红红在本科生班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全班 30人目前还有谁在看《新闻联播》,举手的只有3个人,其他人全部否认目前还在坚持收看。
2008年底,艾红红出版了《〈新闻联播〉研究》。“2006年我写完这本书后,就再也没有看过《新闻联播》了。”艾红红对记者说。
“爱憎分明”的北方审美趣味
《新闻联播》内部尝试过改变语言方式,但发现不行,不适合,它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咱们中国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专业,叫播音专业,国外都没有播音专业。播音专业讲究的是字正腔圆,那种北方审美趣味。你不觉得《新闻联播》的主持人都是那种很符合北方审美趣味的形象吗?稳重而又大气。它并不是要真正从现代意义上理解什么是新闻,而是有其他附加的东西。这里既有我们的审美趣味,也有我们民族的价值取向。这种风格不是那种娓娓道来、非常亲切的口语,说白了就是“念”,不是“说”,是政治层面赋予这一角色的。我们的电视媒体天生要扮演一种高高在上、形象威严、政治正确的角色,与观众拉开距离。
主要还是“路径依赖”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新闻联播》不是没有改变的空间,从微观的技术层面上来说,改进的空间真的很大,哪怕是命题作文,真的再不能那样去做了,像“近来,某某地方的农民出现了空前的种粮热情”这种概括性的语式句式,还有表态式的出镜画面,真的不能再做了,太落后了。
《新闻联播》的僵化我看主要还是“ 路径依赖”的问题。《新闻联播》经过长期的运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节目制作流程、审片机制,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从制度设计来说,只要有全国联播、集体记者这两个制度保证,《新闻联播》就可以高枕无忧。显然现有的改革动力还不足以让它抛弃原来那么多的优势资源。
据我所知,《新闻联播》不是不愿意改,而是非常想改,而且他们内部也想改。但是它改起来就是这么难,就是因为现在这样比较省劲、比较安全。每个人都会权衡利弊,《新闻联播》也是人在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选择风险大的,还是安全的?安全播出当然是第一位的。
赵忠祥:
《新闻联播》不是中央电视台的
从7月份起,《新闻联播》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将开始改版。我不知道他们将怎样改,将有什么样的变化。我觉得不可能有什么天翻地覆的改变,因为《新闻联播》不是中央电视台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它的变化取决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不是中央电视台能解决的。
《新闻联播》过去这条新闻不能播,现在能播,那是你让播的吗?不是。过去不能播也不是你不让播的,是我们根据党和政府的要求播的。可能会有变化,可能在新闻的编排上,在新闻的选择上。 就播音来说,播音员的表达来说,不可能有大的改变。因为你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不是你自己。前段时间不是用新人做过尝试吗?结果马上又改回去了。因此,在播音上可能有小变,不会有大的变化,它是有一个传承的。
大家对信息的渴求意志、探知的欲望是亘古不变的,那你站着说、躺着说、跳着舞说其实不重要,所以改来改去我觉得别瞎折腾了,我觉得你在第一时间把最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让我知道,就是功德一件。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