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6月23日电 (宋学春 乔丕亮 王建华)随着高考的结束,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成为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今天,青岛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发出预警,7、8月份可能是高考招生诈骗案件的高发期,新闻发言人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谨防由高考引发的各类诈骗行为,以防考生家庭在经济和心理上遭受双重打击。
据了解,根据警方多年侦破经验,青岛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发布六种常见高考招生诈骗类型,以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提高警惕。
据介绍,诸如此类的骗术都是不法分子利用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经常将作案目标锁定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或填报志愿不理想的考生。
一是自称有"熟人",打着"内部指标"、"外省指标"、"特招特批"等形形色色的招牌,谎称自己是某校招生代理人员、招生人员并与高校领导、招办负责人有"特殊关系",骗子往往在异地租住大学公寓用作临时"招生办公地点",让考生和家长误以为是高校的正规招生,而放松了警惕。骗子们常用语言是:"花点钱,我找人活动,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先上个专科,我再找人给你转成本科。"
二是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蒙骗考生及家长。目前除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骗子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班,等考生报到后才知道真相。事实上,这类辅导班,只要注册就能入学,根本不需要骗子的"活动"。
三是借军校招地方生名义行骗。骗子自称在军事院校路子广与领导是亲戚,或假冒招生人员,声称能拿到军校"特招指标",要家长支付指标费。其实军校与其他高校一样,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和家长的任何费用。
四是利用考生或其家长对投档程序的不了解进行诈骗。一些骗子通过查询了解到考生的投档轨迹后,将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考生说成是由于他花钱疏通关系才被投档或录取,从而骗取考生家长的钱财。
五是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实施诈骗。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自主招生是有严格条件的,绝不可能像招生骗子所说的,只要花钱就能得到自主招生指标。自主招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高考前通过高校组织的测试,二是经高校测试合格后还必须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必须达到考生所在省重点分数线。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并不是花钱能买到的。
六是提出所谓的"小计划"。"小计划"是诈骗分子自己编造出来的新名词,所有计划都是国家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的,未经国家批准或未向社会公布,是不能安排招生的,学校无计划乱招生是不允许的,也是无法电子注册、国家不予认可的。据介绍,由于个别民办的高校资质不够,且违规严重,教育部已停止这些学校组织的2009年各类学历教育招生。但是,这些学校有可能继续在私下通过招生中介对外违规招生。
为此,警方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目前我国高考工作制度的规范程度、管理程序已步入相当成熟的阶段,不要轻信各种"关系"。考生和家长在报名时要慎重行事,认真仔细了解高校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和程序,对招生人员核验身份,看有无招生院校委托书,并打电话到招生院校进行核实。一旦收到诈骗信息或遇到可疑分子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防止受到侵害。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