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6-24 03:15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儿歌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但系列调查显示,如今儿童最喜欢的三种歌曲形式依次为流行歌曲、影视歌曲和网络歌曲,而古典西洋乐和中国传统音乐只受到0.1%的儿童青睐;80%的儿童明确表示不喜欢甚至厌恶现在的儿童歌曲。
少年儿童“无歌可唱” 说起儿童歌曲,人们很快就会想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燕子》……这些优秀的儿歌曾伴随几代青少年成长,但毕竟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如果说这些儿歌在上世纪80年代间哺育了一代少年儿童的话,那么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孩子则面临“无歌可唱”的局面。
根据最新儿歌评选活动显示,现在儿童更爱唱《酸酸甜甜就是我》这样的流行歌曲,至于耳熟能详的老一代儿歌,如《卖报歌》等正面临失传的危机。不久前上市的一些儿歌专辑,在众多孩子家长中引发争论。这些专辑收录的绝大部分居然是适合成人演唱的情歌。如今,流行歌曲已经严重低龄化,很多中小学校组织的合唱队节目单上,已经很难看到儿歌的影子。
大多数儿童表示不喜欢儿歌的原因是:“没法唱出儿童的心声”“太无聊,太单调”。不少儿童非常喜欢以电视剧结尾曲为代表的成人化、个性化、多元化文艺作品,因为里面有太多他们未知和感到好奇的东西。而儿歌则因为“没有活力”“节奏感不强”“歌词内容太简单”被大多数孩子视为“俗气”和“老古董”,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
由于儿歌离少年儿童渐行渐远,一批灰色童谣乘机进入中小学校园。学校里,哼唱类似“女生几回头,吓死路边一头牛。”“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等灰色童谣的少儿比比皆是。“灰色童谣流行,实际上就是优秀儿歌匮乏带来的负效应,无歌可唱的儿童只能饥不择食了。”一位专家这样说。
音乐人正在远离儿歌 从直观上看,创作队伍老龄化是儿歌不受儿童欢迎的主要原因。据某市音乐家协会儿童音乐专业委员会介绍,目前该市从事儿歌创作的只有100人左右,很多都是退休音乐教师和少年宫、文化馆的工作者,平均年龄60多岁,年纪最长的已近80岁。让爷爷奶奶为孩子们写歌,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爷爷奶奶创作的儿歌风格传统,信息量不足,说教味太浓,也不符合流行的旋律节奏,孩子们难以接受。
另一个事实是儿童歌曲创作长期无利可图。目前为歌手创作一首流行歌曲,创作者往往能拿到上万元稿酬,而发表一首儿歌,稿酬只有三五十元。加之创作儿歌的难度并不比创作流行歌曲小,谁还愿意写儿歌?
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对儿歌创作扶植力度偏小也是儿歌创作者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儿歌创作不同于一般商业创作,很多作者都是凭个人爱好来创作,并不能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并且,儿歌创作者主要依靠儿歌刊物发表作品,进行交流。而儿歌刊物这些年来基本上被边缘化了。尽管一些儿歌业余作者每年创作的作品并不少,但由于社会关注度和经费投入不足,这些作品没有展示的平台,只能制作成内部刊物,无法推上出版发行的轨道。某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一份儿歌刊物,最多时曾在全国发行几十万份,如今却因“不够主流”“难以扩大发行”等原因被放弃。目前国内仅存的几家儿歌刊物,也以摘登流行歌曲为主,已经不算纯粹的儿歌刊物了。
儿童音乐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儿歌创作者不了解儿童心理,甚至存在远离儿童的倾向。现在的儿童歌曲,有过多说教的内容,难以真正到达儿童的内心,也就不具有传播性。一些儿歌创作者还在以他们的童年经验揣摩21世纪的儿童心理,不少歌曲“假、大、空”,孩子们当然没有兴趣。
儿歌推广呼吁长效机制 一位专家表示,最近几年市场上能“叫得响”的少儿歌曲实不多见。因此,由政府出面组织创作比赛并扶持儿歌创作,以建立少儿歌曲创作推广的长效机制,对于缓解目前的儿歌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这项工作已经初步展开。如全国少儿歌曲创作大赛和全国少年儿童合唱节等活动的推出,都将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更多积极向上、健康优美的新儿歌。为了鼓励更多的创作者关注儿歌的创作,一些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已经率先采取行动。
儿歌是少年儿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希望全社会都能支持儿歌的创作和传播,使优秀儿歌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也希望创作者在写歌时多为孩子们着想,多些生动新颖的内容。就像当年的《鲁冰花》一样,孩子听有孩子的乐趣,大人听有大人的感慨。
李莉莉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