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4日,考古工作人员在北京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吴晶晶 岳瑞芳)时隔72年,北京周口店遗址再次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这次发掘的目的是什么?将如何进行?会有哪些收获?此次发掘领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为我们一一解密。
“不是寻找化石为目的的学术性发掘” 到北京周口店遗址参观的人必定会去看看著名的“猿人洞”。1929年12月2日16时,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从这里发掘出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了世界学术界。
这里也被称为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
“这次发掘的位置是第1地点西剖面,是周口店遗址的心脏,这里保存遗址最完整的地层序列和丰富的科学信息,在研究东亚人类起源和直立人演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星说。
但从遗产保护的角度看,该剖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常年受到自然应力侵袭风化,西剖面目前凹凸不平,出现松滑、空洞、裂隙和危石,呈现上突下缩的不正常坡度,具有局部坍塌和落石的隐患。“在现状下无法按照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进行加固,也不利于对遗址地层进行科学展示。”高星说。
近日,西剖面出现重大危情:其上部出现纵斜开裂,纵深延伸不详,横向拉张明显。其下部几近悬空,在重力作用下随时有坍塌危险。
“因此,对该剖面进行紧急抢救发掘与清理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高星指出,这次发掘不是以学术目的、以寻找人类化石为第一诉求的主动性考古发掘,而是以遗产抢救、保护为主旨,为配合遗址保护规划而进行的考古活动,是有限的、局部的发掘和剖面清理。
他介绍说,此次清理发掘,一是消除西剖面上部开裂险情,消除残留堆积局部坍塌、落石的隐患,将剖面切割平整并调整出利于保存堆积的坡度,为后续保护加固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在清理时系统对地层进行观测和取样,以供沉积学、环境学和年代学分析测试,建立更加系统、精确的年代和环境变迁框架,夯实遗址的科学研究基础;三是通过改善剖面外观、放置更清楚的标识、利用揭取的样品进行地层序列复原等举措,提升遗址的展陈和科普水平。
“发现北京人生存时期的某类遗存是肯定的” 作为周口店遗址中最重要的一处地点,“猿人洞”自1921年启动发掘以来,共出土“北京人”化石200余件,分属于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出土石器约10万件,哺乳动物化石98种、鸟类化石62种。那么,此次发掘是否会发现新的北京人化石,尤其是头骨呢?
“我们认为,发现北京人生存时期的某类遗存是肯定的。”高星说,“但需要指出的是,不仅人类化石,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反映当时人类行为、技术的文化遗存乃至环境样品、测年样品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在围绕遗址本身和北京人生存状态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上取得举世公认的实际进展和突破,比发现北京人化石带来的轰动性效应更加重要,更具有系统性贡献。”
近年来,学术界不断对周口店遗址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北京人是否以此为家?北京人是否会用火?北京人是否有狩猎能力?北京人的生存年代是否更早?
高星表示,此次工作将遗址保护与研究紧密结合,通过科学发掘、多学科交叉研究和一系列分析测试,将对遗址及其堆积形成过程、古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互动关系、古人类生存时期的气候特点、环境变迁以及古人类在第1地点的确切时代等重大学术问题取得创新和突破。
“发掘工作开放、透明、有序” 为了做好此次发掘工作,科学家们今年5月就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多位古人类学、考古学、地质学、年代学专家和参与过周口店遗址发掘的前辈也来到遗址现场调研,对清理发掘方案进行研讨。
科学家们利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完整提取并保留清理前西剖面的图像和数据信息,计算出剖面堆积的纵向表面积,对剖面安全隐患进行测量并做数字化表述,为规划清理部位、范围、进深、角度等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家们还在现存洞穴残壁上寻找早期发掘布方标识并恢复原始探方网格布局,用全站仪对发掘清理区进行测绘,做相应标记,将新发掘探方纳入总体探方网络,设定永久基点,为发掘布方和测绘奠定永久基准。
按照计划,科学家们6月下旬至7月下旬要完成对顶部开裂部位的抢救性发掘清理。8月到10月间将开展对西剖面的整体清理和系统取样工作。
“我们将按规范的考古程序进行精细的发掘并针对堆积特点和工作特殊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即野外发掘与室内清理相结合。清理中系统提取沉积样品以供分析测试,对特殊、珍贵的测试样品给予格外的关注和处置。”高星说。
高星表示,这次考古发掘工作将加强与媒体和社会大众的互动,做到开放、透明、有序。前往周口店遗址参观的公众可以在游客服务中心的显示屏上看到发掘现场同步视频,每周三下午还有考古专家在现场向观众讲解发掘工作和相关知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