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印度鹰派和智库主抗衡中国 难走出“战败阴影”

2009年06月25日08:0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时代周报

  鼓吹中印对抗的印度“鹰”

  本报记者 葛传红 实习生 韩玮 发自上海

  虽然,近日大规模的增兵行动,并不是印度政府第一次向中印有争议地区派兵,但这次一下子就派了6万军队则堪称“大手笔”,还是着实让印度国内的大小鹰派人士倍感鼓舞。

  印度鹰派势力最近十分活跃,在媒体上纷纷发表言论,对辛格政府大加赞扬—“显然,我们是投对了票(选他做总理)。”不仅如此,印度一家报纸还发表社论提醒民众,要求人们千万“要记得40多年前,和中国发生的战争”。

  人们不禁要问,印度鹰派人士全然不顾中印关系发展现状的种种离奇言论,到底要将印度引向何方?

  说起印度鹰派,人们不能不想起1962年中印之间的那场冲突。其实,在1962年之前,印度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对华均相当友好。然而,战争的“失败”,却成了印度人看待中国的分水岭。自从那时以后,印度对华鹰派势力便一天天壮大,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印度经济腾飞之后,鹰派人士更是大受鼓舞,觉得“从此有了和中国人分庭抗礼的资本”。

  鹰派主张抗衡中国

  总体看来,印度鹰派人士主要还是集中在政界(尤其是军界)和智库(尤其是一些保守派学者)。

  先来看政界鹰派。由于在政府部门工作,所以印度政界鹰派人士的消息特别灵通,一有风吹草动,“就往往会刺激他们敏感的神经”。有三位人物堪称领军人物:

  一是所谓的印度“阿鲁纳恰尔邦”首席部长J.J.辛格。当然,他也是此次推动增兵的主角。6月10日,在移交仪式上,他便强调印度国防政策不能再停留在“威慑巴基斯坦”上:“现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不能再忽视中国的军事力量。因此,在中印边境部署更多部队是必要的。”据印度媒体报道,这位首席部长,军人出身,他的祖父曾参加对英国殖民者的斗争,他的父亲也曾多次参加对巴基斯坦的战斗,而他本人虽说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争洗礼,但据称对“中印之战”却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第二个是印度人民党强硬人物阿德瓦尼。此人是一位狂热的印度教信徒,对印度包括种姓制度等在内的所谓“传统印度文化”十分痴迷,认为这是印度实现强大复兴的真正力量源泉。他对中国极为仇视,长期以来对中国的西藏政策横加指责。去年,他对印度媒体公开表示“政府不能对中国太软弱”。他说:“我们在对待中国问题时的方式非常清楚地表达出了‘我们害怕他们’。这是没必要的。我们为什么要害怕中国?”

  还有一个是印度前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此人早在十年前就公开发出了“中国是可怕的”的言论。而十年后,他依然称中国是“敌人”。在中国方面的一再抗议下,虽然他的言论有所收敛,但他还坚持认为,中国仍然是印度的“潜在的头号威胁”,声称“中国和巴基斯坦组成‘轴心’来对付印度”。

  智库鼓吹中国威胁论

  再来看智库鹰派。印度智库的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印度独立之初,其智库主要为决策者提供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各行业真实统计数据。印度鹰派大多分布在军队智库中,主要有国防与分析研究所(IDSA Institute of Defense Studies and Analyses)、印度联合情报研究所 (The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of India)、印度海事基金(The National Maritime Foundation)、南亚分析集团SAAG(South Asia Analysis Group)等。

  据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教授介绍,这些智库在协助政府制定国际安全及对外政策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印度国防与分析研究所”为例,它成立于1965年,由印度国防部筹资建立,但同时也是第一个独立于政府和高校以外的研究所。该研究中心拥有50多位精通国家防御、外交事务、新闻媒体以及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学者专家,他们的意见经常被印度国会议员听取和采纳。

  其中,在这些战略分析家中,相当一部分曾经参加过中印战争,退役之后留在智库继续工作。战争的苦痛和战败的屈辱都使他们耿耿于怀,以致经常在自己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媒体讲话中渲染中印矛盾,宣扬复仇。不过,这些鹰派的观点也是千差万别的,即使在同一个智库,声音也往往不同。对此,张贵洪教授指出:“老一辈的研究员身子离开了战场,心理却没有离开,立场与40多年前如出一辙。但年轻一代没有军事经历,因而较为温和。”

  虽说,他们观点往往并不统一,但也常常具有一些相似性,但总体来说,也有三位人士堪称领军人物:

  其一,“南亚分析集团”的军事问题专家萨伯哈什·卡皮拉(Subhash Kapila)。据香港《南华早报》6月19日报道,此人一贯主张印度必须以强硬态度反抗压力,主张向中国政府摆明“印度玩得起”的姿态。他还认为中印贸易关系的发展只不过“营造了一种中国温和友好的假象”。

  其二,“国防与分析研究所”的创建所长苏伯(K. Subrhamfunction(iterator) { var result = false; this.each(function(value, index) { if (result = !!(iterator || Prototype.K)(value, index)) throw $break; }); return result; }am)。此人一直坚决主张印度拥有核武器,是印度著名战略问题专家。他说,中国自比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而中国一旦成为地区霸主,势必对印度利益带来负面冲击,也将是印度国防面对的真正挑战。

  其三,新德里“政策计划中心”的研究员布拉哈麻·贾兰尼(Brahma Chfunction(iterator) { var result = true; this.each(function(value, index) { result = result && !!(iterator || Prototype.K)(value, index); if (!result) throw $break; }); return result; }aney)。此人目前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现在印度报刊上看到的大部分反华言论几乎全部都是他的手笔。他也常在美国《华盛顿时报》与《国际先驱论坛报》上撰文宣扬“中国威胁论”。他在文章中,信誓旦旦地坚称,自己已经猜透了中国领导人的想法。他说:“在印度公众昏昏欲睡于中国的‘和平’姿态之际,中国却通过在缅甸海岸建立海军设施而从侧翼进一步包抄印度。如今,中国又开始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建立海军基地,并开始侵蚀印度在马尔代夫的影响力。中国海军开始出现在对印度安全与经济非常关键的海上运输线上。”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印度反华的知识精英人数众多,但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从没到过中国,也不懂中文,往往是借助于欧美的二手资料来研究中国。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徐进研究员对记者指出:“这其中自然会有一些误读”。

  难以走出“战败阴影”

  其实,自从1962年之后,印度就始终抱着一种战败国的心态,所以印度鹰派一再宣扬“我们决不能忘记1962年中印战争的那场耻辱”的观点。对此,徐进研究员对记者指出:“失败者对胜利者往往有一种自然的戒备、防范心理。而且阿鲁纳恰尔邦本身就有争议,所以中国在周围的任何举动都可能被误读。”

  徐进研究员也认为:“虽然,鹰派观点在印度占有一定市场,但是并不足以影响决策层。”在他看来,作为民主选举国家,国大党与人民党的对华态度存在一些差异,前者温和,后者强硬;但在总理的执政团队中,官员的思想是一致的,地方势力和某些议员受到智库学者的影响,可能鼓吹鹰派观点,但现任官员并不会破坏“与中国保持和平友好”的基调。

  事实上,这次“金砖四国”峰会就表明了中国与印度在经济、贸易、外交等诸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这表明,军事策略顶多只是新德里与北京对话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全部。

  “我们不能只看到部队和战机,还要看到商业和学术。”张贵洪教授对记者指出。不过,他同时也认为,尽管围绕着中印边界争端,两国之间始终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这并没有上升为安全危机,更不可能演化成再次的战争噩梦。因此,不应该过分夸大印度鹰派势力的政治影响力。

  印度鹰派代表人物

  政府

  所谓“阿鲁纳恰尔邦”首席部长辛格

  人民党强硬人物阿德瓦尼

  前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

  智库

  “南亚分析集团”军事问题专家卡皮拉

  “国防与分析研究所”的创建所长苏伯

  “政策计划中心”研究员贾兰尼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